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于7月4日至7日在上海圆满结束,主题为“共商共建,向善而行”。本次大会集中呈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尖端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重点围绕AI治理与伦理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已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如今,AI不再是单纯的科技展示,而是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产业转型的核心动力。本届大会主题更加丰富多元,覆盖了AI治理、国际合作以及技术向善等多方面内容。
作为媒体代表,我们有幸亲历这场盛会,目睹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从无人驾驶车辆到智能机器人,从智能制造到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应用,AI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
大会重点关注核心技术、智能设备和应用实践三大方向,展出了多项“人工智能+”的创新成果。参展企业超过500家,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外地或海外,展出的产品数量超过1500件,其中包括56款首发新品。
WAIC 2024以“大模型生态及创新应用”为核心,探讨了通用大模型与垂直领域大模型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均积极参与大模型开发,如华为的“盘古大模型”、阿里的“通义千问”、百度的“文心一言”、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以及商汤科技的“商汤日日新”等,都展现出强劲的实力。
华为的“盘古大模型5.0”通过多模态、强思维的全面升级,提供了更强大的智能化能力。该模型不仅能支持不同规模的参数配置,还结合思维链技术和策略搜索,显著提升了数学运算、复杂任务规划和工具操作的能力。在气象、矿业、政务、金融等领域,盘古大模型表现出色。
阿里巴巴采取开源模式,让“通义千问”这样的高性能大模型惠及更多开发者,大幅降低了使用门槛。百度的“文心一言”则凭借出色的问答功能,为普通用户提供了定制化服务。科大讯飞展示了“讯飞星火V4.0”,在复杂指令处理、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及多模态理解方面取得突破。商汤科技推出的“Vimi”可控人物视频生成大模型,为内容创作和广告宣传开辟了新途径。
此外,Minimax、百川智能、智谱AI等新兴企业也带来了各自的创新成果,推动了AI技术的进步。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需求激增,算力需求急剧上升。多家算力相关的公司在大会上展示了最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一批新型终端设备也在展会中亮相,涉及医疗、教育、媒体娱乐等多个领域。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以及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展示了其在AI领域的最新成就。这些机构通过5G、物联网、数字金融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为AI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交通银行的数字员工可以自动生成贷款调查报告,并提供业务咨询,体现了智能算力在金融服务中的重要价值。
XREAL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的电致变色AR眼镜“Air 2 Pro”,用户可手动调节镜片透明度以适应不同光线条件。联想展示了多款AI终端设备,中兴通讯发布了“AI for AI”战略,而猿力科技的“小猿学练机”则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智能机器人展区是大会的一大亮点,展出了多种类型的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专区展示了42款智能机器人,其中包括全球首个全尺寸开源人形机器人“青龙”。这款机器人身高1.85米,重80公斤,具备43个活动关节,支持多模态移动、感知、互动和控制。此外,宇树科技、傅利叶、达闼、云深处科技等公司也展示了各自的智能机器人产品。
特斯拉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同样引人注目,尽管未现场演示,但其配备了特斯拉自主研发的神经网络和计算机视觉系统,整体设计更加精密。相较第一代Optimus,第二代在行走速度上提升了30%,双手拥有28个自由度,能够执行路径规划和物品识别等任务。
WAIC 2024特别设立了“Future Tech 100”专区,为100个最具创新潜力的初创项目提供展示机会。这些项目涉及创业投资、应用场景对接、青年人才推介等内容,展示了AI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大会期间还举办了超过100场专业分论坛,涵盖AI伦理治理、大模型、数据、算力、具身智能、AI for Science、智慧工业、自动驾驶、投融资、教育与人才培养等主题。这些论坛汇聚了全球顶尖的AI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技术的发展与实际应用。
WAIC 2024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创新成果,还揭示了未来科技发展的巨大潜力。然而,我们也必须警惕技术带来的潜在风险,如社会公平、隐私保护和伦理道德等问题。因此,在推进AI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以更加理性且负责任的态度面对这些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