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多与AI相关的项目浮出水面。据报道,苹果正计划在AirPods无线耳机中加入摄像头,以改善空间音频效果,并为未来的视觉辅助技术进行测试。
同时,有传闻称苹果还打算为Apple Watch增添Face ID和摄像头功能,使这款手表变成一款便携式“手机”,并能提供更丰富的实时数据,比如用户的身体状况以及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除了移动设备,苹果在桌面设备方面也有新动作。消息显示,苹果正在秘密研发一种全新形式的桌面机器人,这将是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重要布局。这款机器人并非HomePod的简单升级版,而是一个配备360度旋转机械臂的显示器,能够自动跟随用户移动。
这款桌面机器人更像是一个智能显示屏,底座类似Mac Mini,顶端有一个可旋转升降的机械臂,末端是一块类似iPad的屏幕。它集成了Face ID、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可用于生物特征识别、空间数据采集以及实时互动。它的设计更接近于iMac,不过屏幕部分是可以移动的,而非固定的。
借助360度旋转的机械臂和全方位的麦克风、摄像头等传感器,这款设备的屏幕能自动定位用户位置,让用户始终面对屏幕,便于查看信息或进行触控操作。作为苹果下一代智能家居的核心,这款产品预计会整合完整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包括升级版的Siri,可以连接HomeKit,操控家中各类智能设备,并兼容macOS和iOS系统,成为苹果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苹果还可能为其加入一个虚拟AI助手形象,用来在与用户交流时展现情感和动作,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此外,通过面部识别和指纹双重验证,这款设备还能精准识别使用者身份,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根据识别结果推送感兴趣的新闻、音乐或电影等。
苹果甚至可能将Apple TV的功能融入其中,利用AirPlay实现远程投屏,使其成为真正的家庭娱乐中心和控制枢纽。若该设备能与Apple Watch等可穿戴设备联动,还能实现更多功能。例如,依据Apple Watch的数据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水温等,并在用户入睡或起床时自动开关窗帘和灯光。
这种模式下,房屋仿佛有了生命力,让智能家居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这或许是苹果这款家庭智能中枢的最大创新。
从技术角度看,苹果已有能力生产这样的产品,比如现有的Mac Mini和iPad屏幕,以及360度旋转的机械臂都不成问题。阻碍其上市的主要因素可能是软件适配尚未完成。
另外,苹果的AI系统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更紧迫的任务是先优化iPhone、iPad、macOS等设备上的AI应用,再考虑扩展到更多设备。
苹果放弃HomePod,转而开发新产品,主要是因为HomePod本质上是一个音箱,官网对其音乐性能的介绍占了一半篇幅。因此,苹果不会完全放弃HomePod,它将在未来的智能家居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即作为卧室或书房这类辅助空间的智能音频终端,与新款桌面机器人共同构建全屋智能生态。
尽管苹果的桌面机器人前景广阔,但许多设计理念和功能已在现有智能设备中实现。例如,“带屏幕的家庭中枢”这一概念,亚马逊、百度等公司早已推出类似产品。亚马逊的Echo Show 15配备了15.6英寸屏幕,提供家居控制、信息提示等功能。国内的百度则有一款名为“添添AI平板机器人”的成熟产品,其功能与苹果的设想非常接近。
百度的DuerOS X不仅应用于添添系列产品,还逐步覆盖小度智能音箱,为更多用户提供新一代AI服务。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也在采取类似策略,其操作系统AliGenie已经接入通义大模型,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语音交互。随后推出的“未来精灵”品牌,探索了AIGC与智能终端的不同结合方式,首发产品包括未来精灵智能平板等。
从产品角度来看,阿里巴巴更为激进,选择在智能音箱上全面推广AI大模型,并根据不同场景推出多种形态的AI终端。阿里巴巴表示,希望通过平台适配更多设备,让科技惠及所有用户。
目前看来,苹果的进展稍显滞后。拥有完整智能生态的企业已不只苹果一家,微软、安卓、鸿蒙都在加速构建自己的生态圈。同时,中国厂商在智能设备领域的探索步伐也在加快,凭借硬件优势,国内AI硬件迭代迅速,未来两到三年内可能会迎来AI硬件的初步普及,推动智能生态快速发展。
iPhone当年风靡全球的一大原因是其设计领先同类产品,但在AI硬件领域,苹果难以再现当年的成功。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交互逻辑,苹果许多尚停留在概念阶段的想法已被其他公司转化为实际产品并推向市场,随着AI硬件普及的加速,这一趋势只会愈发明显。
在这种背景下,苹果的市场地位或许并不如预期稳固。在全球智能生态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苹果必须加快AI硬件的研发和推广,才能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