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于7月4日至7日在上海举行。此次大会吸引了众多智能驾驶企业参加,部分参展商在会场附近设置了多个站点,从7月5日起向公众免费开放无人驾驶体验活动。
体验活动现场展示了赛可智能、小马智行和商汤绝影等公司的无人驾驶车辆,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体验。这些车辆在道路上运行时备受关注,不少人都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特斯拉的展台无疑是展馆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展出了极具未来感的赛博越野旅行车(Cybertruck)。这款车型的独特设计和金属外观吸引了大批观众。此外,特斯拉还展示了Optimus人形机器人以及最新的FSD(完全自动驾驶)技术。
除了乘用车,AI和自动驾驶技术还在推动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的发展。本次展会上,多家智能驾驶企业聚焦商用领域,带来了多项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
易控智驾在展会上推出了新一代露天矿无人驾驶运输方案——著山2.0。相比之前版本,新版方案扩展了更多适用场景,涵盖煤矿、石灰石矿和金属矿等多种露天矿山工况。易控智驾还在现场进行了国内大型露天煤矿无人化作业的实时演示,让观众直观了解无人矿卡的操作流程。
西井科技展示了全时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Q-Truck,并分享了其智能换电版在赛力斯汽车智慧工厂的应用实例。同时,西井科技首次推出智能物流机器人Well-Bot,这种机器人能完成货物分拣、搬运以及仓储管理等任务。
九识智能则展出了针对工业物流、月台对接、城市配送及矿区运输等场景的九识Z8和Z10无人车。虽然无人驾驶乘用车仍处于小范围试点阶段,但在特定商用场景下,其商业化步伐正在加速。
展会期间,九识智能的九识Z8及相关无人车系列产品收获了超过5000台订单。据公司透露,2024年的年产量目标为2100台,原计划当天的订单量预计在三四百台之间,但实际成交量远远超出预期。
易控智驾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截至2024年6月,已在十家主要露天煤矿部署了617台无人驾驶车辆,预计年底总数将接近1000台。运营数据表明,这些无人驾驶车队具备快速复制的能力。
西井科技公共事务经理陈霖指出,当前L4级乘用车的大规模运营受到各国政策法规的制约。相比之下,封闭场景成为无人驾驶技术的理想测试平台,在更可控的环境中应用更具可行性。不过,特殊场景如露天矿的实际应用仍面临一定困难,比如复杂的作业环境对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易控智驾战略副总裁林巧提到,过去有人认为乘用车的无人驾驶技术可以直接移植到无人矿卡上,但实际上两者差异显著。露天矿作业需要持续、稳定且可靠的系统支撑,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国内部分自动驾驶企业也曾尝试将技术迁移到无人矿卡领域,但最终未能取得成功。
在商用场景落地过程中,这些企业不仅提供硬件设备,还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包括软硬件一体化的打包服务。陈霖表示,许多客户意识到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性,却不知道如何着手。为此,西井科技推出了“菜单式服务”,协助客户完成智能化升级。
在此背景下,西井科技开发了智能物流机器人Well-Bot,致力于解决无人驾驶卡车与工厂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货运、月台和仓储的智能化管理。此外,公司的智能驾驶技术也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海外市场也成为这些企业的共同选择。易控智驾选择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并与当地最大的采矿承包商达成合作。九识智能同样积极布局海外,已获得新加坡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并在阿联酋开展业务。相关负责人称,尽管部分国家对自动驾驶技术持谨慎态度,但随着更多国际案例的涌现,其他国家也会逐步接纳这一技术。例如,新加坡的成功实践或将带动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接受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