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北京市委网信办的支持下,快手和中国青年网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报告。报告指出,快手在2024年持续改进产品功能,根据《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的要求,将青少年模式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同时,快手还增加了主题专区和语音文字搜索等功能,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合适的内容选择,并通过安全上网主题活动提升他们的使用体验。
快手积极投入未成年人模式的构建,响应并执行各项升级措施。它不仅参与制定了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技术要求》,还与多家手机厂商合作推出了一键启动未成年人模式的功能。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开启这一模式,孩子打开快手时便会自动进入未成年人模式。此外,家长也可以直接在快手应用内设置并激活防护功能,让绿色上网更加便捷,进一步增强网络保护的效果。
为了保证未成年人模式的实用性,快手强化了监督机制,设置了三项重要功能:未成年人无法在快手上直播、查看同城内容或进行打赏;未成年人模式的开关需输入独立密码;每日使用时间和允许使用的时间段都受到严格限制。
报告还提到,2025年快手进一步优化了未成年人模式下的内容服务,在“推荐”页面设置了13个主题专区,涵盖动物、体育、语言学习、教育、科学等领域,为孩子们提供了多样化的优质内容。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尤其受到未成年用户的青睐,比如曲艺变装、传统乐器等内容备受欢迎。其中,快手用户朱铁雄制作的怀念爷爷的国风变装视频《就借这月光,再与你对望》获得了未成年人的喜爱。
今年3月,快手新增了支持文字和语音输入的搜索功能,鼓励未成年用户主动探索感兴趣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快手已经连续三年举办“快手护苗月”品牌活动。2024年,在北京市委网信办“互联护苗2024”主题网络活动的背景下,快手发起“e路护苗绿色成长”专项活动,联合北京互联网法院、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等单位,与平台创作者和专家携手,共同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活动中,他们向未成年人普及网络安全和防诈骗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快手还参与编写了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指南》读物,通过漫画形式展示保护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用生动的故事讲解法律知识,使相关内容更容易被理解。
过去一年,快手策划了多个泛知识类主题活动,涉及学业规划、心理健康、科技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的成长。“未来预备班”教育栏目覆盖小学至高中三个阶段,内容包括课本领学、学习方法、志愿填报等,视频播放量超过12.7亿次。高考期间,快手组织了近4000场志愿填报辅导直播,帮助考生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填补信息空白。
快手公益项目“启智未来学堂”通过科技研学夏令营和数字教室项目促进青少年的科技教育。目前,夏令营已带领80多名师生前往北京学习,数字教室项目则与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等机构合作,在京津冀、甘肃、山东、青海等地建立19间数字教室,开设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及编程等课程。
未来,快手将继续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断优化产品功能,丰富内容供给,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多样化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接触最新科技成果,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