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研究的世界里,一些科学家因其卓越贡献而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知,迈克尔·莱维特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他是最早开展DNA和蛋白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的学者之一,并为此开发了首个相关软件。2013年,他与马丁·卡普拉斯、阿里耶·瓦舍尔共同因“构建复杂化学系统的多尺度模型”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一场重要会议后,莱维特教授接受了采访,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教育体系、科技创新所面临的难题以及未来的方向。
莱维特指出,AI的进步正在深刻改变教育方式,甚至可能重新定义师生的角色关系。“当代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自主学习,而AI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资源。”他提到,未来的学习将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借助AI,学生能够获取针对特定领域的问答和练习题,甚至在没有老师指引时也能完成复杂的学业任务。“相比传统的课堂,AI让学习变得更加自由和灵活。”
他还提到,AI不仅传授知识,还能帮助学生通过探索问题和寻找解答的过程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他鼓励年轻人积极尝试AI工具,观察其回应的精确度和逻辑性,进而提升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像刷短视频那样使用AI。”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部分颁给了谷歌旗下的DeepMind团队,成员包括戴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上的突破。很多人认为,这标志着诺贝尔奖进入了“AI时代”。
作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莱维特深知创新的价值。“高效计算技术是现代AI的关键部分。”他认为,这些成果展现了AI在生命科学和化学领域的巨大潜力。
谈及如何评价创新型AI公司,莱维特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以OpenAI为例,这家公司在大型语言模型上的成就使其成为行业翘楚,也吸引了大批青年才俊。“重大进展有时源于小团队的努力。”他建议,年轻人若想投身AI行业,需精进数学与编程技能。
莱维特认为,AI为全球年轻科学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他们可以在这一领域施展才华。他建议年轻人打好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同时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莱维特强调,AI的发展需要兼顾创新与责任。科学家和技术开发者应思考如何在技术快速进步的同时规避潜在风险。“AI的应用必须以人的福祉为中心,确保技术的安全可控。”
迈克尔·莱维特: “未来的教育将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借助AI,学生能提出问题、设计测试题,甚至独立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这种方式比传统课堂更具灵活性。”
迈克尔·莱维特: “当然,我经常使用ChatGPT,一天可能用二十到三十次。虽然偶尔答案不够精准,但我可以通过多次提问找到更准确的结果。”
迈克尔·莱维特: “年轻人要对数学和编程感兴趣并深入学习。中国有许多优秀的AI企业,为他们提供了众多职业选择。”
迈克尔·莱维特: “优秀的想法往往意外而来。我常鼓励年轻人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因为好点子如同繁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