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正在重塑餐饮行业
在成都的一个社区餐馆里,一份香气扑鼻的鱼香肉丝仅仅花了63秒就完成了制作,迅速摆上了顾客的餐桌。这一切归功于智能炒菜机的高效运作。
步入这家餐厅的厨房,可以看到几台智能炒菜机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员工们主要负责操作机器、准备食材和打包菜品。借助人机合作的方式,这家餐厅每天最多能接待大约600位客人。
智能炒菜机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幅降低了成本。比如,手工制作的辣子鸡需要8到10分钟,成本在7元到13元之间;而使用智能炒菜机会缩短至3.5分钟,成本仅为0.5元左右。一位餐饮品牌的创始人黄天勇提到,自从2019年开始采用自主研发的炒菜机进行品牌升级后,现在已经在国内建立了30多家川菜连锁店,并且将业务拓展到了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等国家。
不过,也有一些餐饮从业者觉得智能炒菜机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厨师角色。一位有着30年经验的厨师马长银提到,智能炒菜机在应对个人定制化需求以及制作复杂菜肴时存在一定限制,像凉拌菜和卤味等就不太适合。
另一位市民罗键也提出,尽管智能炒菜机带来了很多便捷和实惠,但还是缺少了传统烹饪中那种独特的“锅气”。他认为,这种味道来自于厨师多年的经验积累,不是机器可以轻松复制的。
此外,智能炒菜机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背后的数据平台支持。一位炒菜机销售商练祥建说,智能炒菜机能利用大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甚至可能开辟出“技能付费”的全新领域。他提到,他们品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部署了超过3400台设备,未来还有望打造一个覆盖全球的“云端菜单库”。餐饮店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购买菜单来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同时也能激励厨师们不断尝试创新。
成都餐饮行业协会会长袁小然指出,数字化工具正在逐渐渗透到餐饮业的每一个环节,从线上付款到智能点单,再到无人配送、数据分析客户喜好以及针对个人口味推荐菜品等等。这些变化不但加快了服务速度,也让顾客享受到更好的体验,从而促进了整个行业的革新与发展。智能炒菜机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推动川菜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她希望更多的餐饮公司能够接受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并且期待数字贸易公司能提供更多针对性强、效率高且贴心的服务方案,让餐饮行业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