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布首部生成式 AI 翻译应用指南,为行业提供系统指导

图灵汇官网

4月底,在2025年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上,《翻译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5)》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个专注于生成式AI在翻译领域应用的指导文件。

该指南指出,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迅速发展,它正深度影响着翻译行业的运行方式。文件围绕四大主题——应用场景、能力提升、技术伦理及质量控制,提出了十个关键方向,包括理念更新、场景适配、基础知识搭建、知识赋能、提示设计、知情同意、责任划分、伦理规范、质量监控以及文化保护,致力于平衡效率与质量、创新与风险、技术与人文,为行业发展提供系统性的指导。

在提升效率和保证质量方面,指南倡导以人为主、技术为辅的理念,推动AI从单一助手升级为智能合作伙伴。通过优化前期准备、智能翻译过程和后期修改环节,实现文本分析、语料库搜索、资料整理等功能的高效衔接,并结合实时翻译、术语统一、风格调整、语义关联、润色、校对和格式优化等方法,形成贯穿全流程的完整解决方案。

针对创新应用,指南提到,生成式AI的核心价值在于知识的整合、创造与应用。通过打造多语言、多领域的知识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数据库,提升译员的知识获取与复用效率,推动翻译知识生态系统的升级。

在风险管控上,指南呼吁强化伦理管理和质量监督,确保技术的合理使用。这包括在使用前获得客户授权,明确人机分工,妥善处理敏感内容,增强技术人员的伦理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保障数据安全,保护隐私和商业秘密。

指南还特别强调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认为译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批判性思维、文化洞察力和创新能力。译者需在技术变革中保持独立思考,合理利用新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文化传播者和多元文化环境的建设者。

对于AI给翻译行业带来的变化,指南建议从业者不断提升语言技能,加强跨文化沟通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借助科技提升自我。尽管部分基础性翻译任务可能由机器完成,但高端翻译仍需依赖人类独有的文化感知和创造力。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包含外部链接,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参考。这些链接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立场。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江波龙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