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科创母基金宣布:完成5亿元首关

图灵汇官网

最近有消息传来,复旦科创母基金在12月3日超额完成首轮融资目标,成功募集到5亿元资金,并正式成立。按照计划,该基金将在明年完成第二轮融资,最终使首期总规模达到10亿元。

与此同时,复旦科创投资基金也已开始运作,其目标规模同样是10亿元。基金主要聚焦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与新能源以及未来产业等领域,尤其是那些能突破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前沿领域发展的转化项目。此外,基金优先考虑支持复旦大学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以及校友创业项目。

复旦科创母基金董事长孙彭军提到,推动复旦大学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和产业化是基金的主要任务。这一基金由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共同发起,设在上海徐汇滨江,首期规模为10亿元。基金将集中关注前沿创新领域,致力于打造一个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

目前,复旦科创母基金已建立起一支专业且高效的管理团队。2024年9月,卿云投资完成了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管理人登记工作。

孙彭军还透露,复旦科创母基金会优先选择四种类型的基金管理人:高校或研究院所设立的基金、与自身投资方向一致的高水平孵化器基金、行业龙头企业以及知名的市场化投资机构。

一年前,复旦科创母基金正式成立,并超额完成了5亿元的首轮融资目标。合作的子基金包括联想创投、上海国投未来公司、粤科母基金、中科创星、光速光合、礼来亚洲、新微资本和复健资本等。

除了母基金的成立,复旦大学还推出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措施,比如F-LAB项目、科创联盟及大赛。其中,F-LAB项目是一个由复旦大学发起的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创业赋能平台,旨在整合复旦大学的科技成果和科创资源。

孙彭军期待,复旦科创母基金能培育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科创企业和企业家,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他希望在未来10至20年里,能涌现出像马斯克这样的杰出人物。

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热潮的到来,越来越多高校开始重视硬科技投资。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上海交大-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基金”,该基金由上海国资母基金与上海交通大学等共同出资,总规模为1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交大的科技成果转化。

香港科技大学则宣布投入5亿港元设立“紅鸟创新创业基金”,并计划与市场投资伙伴合作,共同创建一只价值20亿港元的风险投资基金,专注于服务港科大师生的科技成果转化需求。

近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也相继设立了股权投资基金,以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本文来源: 投资界 文章作者: 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