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科创母基金宣布:完成5亿元首关

图灵汇官网

12月3日,复旦科创母基金宣布完成超过5亿元的首轮募资,正式成立。按照计划,明年将进行第二轮募资,使基金总规模达到10亿元。

复旦科创投资基金也同期启动,目标同样是10亿元规模。该基金聚焦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与新能源以及未来产业等领域,重点投资那些解决国家关键需求、推动科技前沿发展的项目,尤其是复旦大学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和校友创业项目。

复旦科创母基金董事长孙彭军指出,该基金的核心任务是加速复旦大学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复旦科创母基金由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及市场化机构共同发起,总部设在徐汇滨江。自2023年12月启动以来,基金已组建起一支专业团队,并在筹备阶段展现出高效的运作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复旦科创母基金计划重点投资四类基金:高校或科研机构设立的基金、与自身投资方向相符的高水平孵化器基金、行业领军企业以及知名市场化投资机构。

12月3日当天,复旦科创母基金不仅正式成立,还超额完成了5亿元的首轮募资。参与首轮募资的合作子基金包括联想创投、上海国投未来公司、粤科母基金、中科创星、光速光合、礼来亚洲、新微资本、复健资本等。

此外,复旦大学推出了多项新措施,比如F-LAB项目首期班的启动以及科创联盟和大赛的开展。F-LAB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和资源整合的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走向市场。

孙彭军希望,复旦科创母基金能培育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创企业和企业家,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高校创投基金日益兴起。在一级市场中,不少复旦校友活跃于不同领域,如上海科创集团的傅红岩、云锋基金的虞锋、光速光合的宓群、德同资本的邵俊、礼来亚洲的陈飞、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中金资本的单俊葆、红杉中国的刘星等。

在医疗健康领域,复旦系校友创办了不少知名企业,如薛敏创立的联影医疗、汪来的百济神州、朱义的百利天恒等。今年,跃赛生物、炎明生物、德昇济医药、韦翰斯生物、瑞凝生物等一批复旦系医疗创业公司也宣布获得融资。

复旦大学在半导体领域同样成绩斐然。1958年,复旦大学开设半导体物理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复旦微电子学科在芯片和微电子领域依旧表现突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由复旦校友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的科创板上市半导体企业至少有9家,覆盖了半导体产业链的多个环节。

随着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主流趋势,越来越多高校认识到借助创投力量推动技术落地的重要性。复旦科创母基金的成立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近期,其他高校也在加速布局相关基金。例如,上海交通大学设立了“上海交大-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基金”,规模达10亿元;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了“紅鸟创新创业基金”,规模为20亿港元。这些动作显示,高校正在深化与市场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随着更多高校加入这一潮流,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景愈发广阔,未来充满期待。

本文来源: 投资界 文章作者: 杨昌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