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处在黄河“几”字弯内,是一座充满活力且经济发达的城市。2024年上半年,该市GDP总计约2938.2亿元,在内蒙古排名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当地人均GDP高达26.47万元,位列全国首位。
鄂尔多斯因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广为人知,被称为“家里有矿”。全市的羊绒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全球的五分之二;煤炭储量超过210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六分之一;高岭土储量达65亿吨,是中国顶级的优质硬质高岭土产地;天然气储量约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风能和太阳能开发潜力超过1.2亿千瓦。因此,鄂尔多斯享有“羊煤土气风光好”的美誉。
鄂尔多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因地制宜作为发展重点,着重发挥能源领域的优势,全力培育“四个世界级产业”,即能源、现代煤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以及羊绒四大支柱产业。
市内的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布局明确,新能源产业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2023年,新能源投资额同比增加265.7%,新能源装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70.8%,风能和光伏发电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9%。
在鄂尔多斯高原上,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诞生。该园区吸引了众多新能源领军企业入驻,形成了由远景科技引领的电池及储能产业链、隆基科技主导的光伏产业链、美锦国鸿和协鑫集团牵头的氢燃料电池及绿氢设备制造产业链,以及上汽红岩与捷氢科技负责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风光氢储车”五大产业已初步成型,新能源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建立。
今年7月,鄂尔多斯的零碳产业园模式走出国门,远景科技集团与西班牙政府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在西班牙建设欧洲大陆首个零碳产业园。
为推动产业转型,鄂尔多斯市制定了《促进产业基金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4—2028年)》。未来五年,该市将设立总额超500亿元的各类产业基金,助力产业发展。这些基金涵盖化工新材料、风光氢储车、汽车生态发展、文化旅游、农业和无废城市等多个领域。
鄂尔多斯希望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和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发展基地和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发源地。为此,该市加速新材料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步伐,聚焦特种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碳基新材料和生物基新材料等领域。同时,大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化,加强智能制造、增材制造和绿色制造的发展,提升本地配套能力,确保上下游环节紧密对接。
此外,鄂尔多斯还积极推动生物医药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尤其关注蒙中药材的种植与加工技术。按照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工业经济总量力争进入西部城市前列,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届时,煤炭与煤化工产业集群产值有望突破2000亿元,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超过1000亿元,电力和油气产业集群产值超过500亿元,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羊绒纺织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值超过100亿元。
虽然鄂尔多斯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不平衡、新兴产业发展较慢、高端人才短缺和技术融合能力不足等,但该市依然坚定推进产业升级,努力在城市竞争中保持领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