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合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司法厅副厅长张国安表示,到2025年,安徽计划高质量完成包括《安徽省开发区条例》和《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在内的20项年度立法任务。同时,安徽将关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强相关立法研究,使政府立法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张国安指出,安徽司法部门将结合全省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推出支持产业链发展的新措施,为企业提供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服务。
针对初创企业,相关部门将组织“法律服务进企业”等活动,建立新注册企业的合规辅导机制,及时发现并化解初期运营中的潜在风险,提供个性化法律服务。针对成长型企业,将定期检查企业间的矛盾纠纷,尝试市场化运作的商事调解和律师调解模式,妥善处理合同、生产运营和知识产权等问题,同时帮助企业改善信用状况。对于成熟的大型企业,“律企结对”项目将为其资本市场的融资、并购等业务提供高水平的法律支持。
此外,安徽将组建全省性的涉外法律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海外贸易风险提示和跨境贸易争议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于需要转型的企业,将提供破产重组、资产清算等法律援助,优化企业破产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对接流程,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
统计显示,自去年起,安徽已出台《安徽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条例》《安徽省价格条例》等34部法律法规,翻译了首批41部与经济相关的省政府规章,并对983件可能对企业造成不公平影响的法规规章进行了修订或废止,初步形成了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基础的法治保障体系。期间,共整改涉企执法问题88个,实施免罚或轻罚案件超3.4万件,减免罚款总计3.8亿元。通过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拨付财政补贴77.7亿元,惠及2.6万家企业。目前,497家律师事务所和2476名律师已与1149个省级重点项目达成合作,法律服务覆盖率超过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