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推进,无人机已在农业、公安、测绘、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让各行各业对无人机操控员的需求大幅上升。深圳某无人机培训机构的员工提到,近期不少企业主动联系该机构,寻求专业无人机人才。
据该机构招生负责人介绍,目前教员、电力巡检、智慧城市系统和航测领域的岗位需求较大,薪资水平大致在8000元到3万元之间。
工作人员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无人机操作,这既得益于无人机在各行业的普及,也与《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自今年1月1日实施有关。新规要求,除轻型和微型无人机外,其他类型无人机操控员必须持民航局颁发的执照才能合法飞行。
中国民航局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登记的无人机总数达到187.5万架,上半年新增注册近60.8万架,同比增长48%。但目前拥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的人数仅约22.5万,较2023年底的19.44万增加了3万余人。据估算,当前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缺口达百万人。
巨大的人才缺口推动了无人机培训机构的发展,教员需求量随之增加。在深圳的一家培训机构,培训涵盖多旋翼、固定翼、垂直起降固定翼和无人直升机等多种机型。无人机驾驶员等级分为视距内驾驶员和超视距驾驶员两类,其中选择超视距驾驶员(即机长驾照)的学员更多。
该机构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培训业务大幅扩张,许多教员被派往合作单位开展培训,社会层面的培训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学员数量的增长直接带动了教员需求的上升。负责人提到,成为教员需具备100小时以上的机长经验及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为缓解教员不足的情况,他们正在学员中挖掘并培养优秀人才。
低空经济的未来布局
10月12日,北京、上海、重庆、杭州等15个城市联合多家央企宣布,将共同打造全国性的低空综合运营平台,并计划创建100个行业标杆项目。业内专家指出,低空场景应用需要将地面网络信号延伸至数百米高空,国内已有超过330个城市启动了最新一代5G-A网络部署,这将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低空通信网络。
低空经济的加速发展
如何保障飞行安全?
第二届中国航协航空大会于10月25日拉开帷幕,为期三天。民航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强调,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民航局将运用新技术优化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推动低空经济的安全发展。
民航局副局长胡振江指出,应利用新技术在精准性、预见性和协同性上的优势,强化对飞行安全态势的预测能力,加强对航空器全生命周期的监控、管理和控制,提升应急处理能力,使航空安全达到更高标准。他提到,低空飞行的安全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随着低空飞行规模呈指数级增长,只有建设智能化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和监管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低空飞行的“可监测、可规避、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