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快速发展

图灵汇官网

近年来,无人机在多次局部冲突中的表现引人注目,逐渐成为影响战场局势的关键因素。很多国家开始加大对军用无人机的研发和采购力度。据国际媒体报道,未来十年,军用无人机市场有望持续扩大。

全球市场趋势

研究数据显示,到2034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将以约4.8%的年均增长率扩张,市场总值预计将从现在的124亿美元攀升至200亿美元左右。

从区域分布看,亚太地区有望成为推动军用无人机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预计会占全球市场近44.6%的份额。亚太地区的军用无人机需求持续上升,印度是其中的重要买家,占全球市场的五分之一以上。印度近期购入31架MQ-9B“天空卫士”无人机,总金额达39亿美元。同时,日本计划未来五年内投入约70亿美元发展无人机力量,澳大利亚则拨款约2.7亿美元打造首款国产MQ-28“幽灵蝙蝠”无人机,并建立了相关生产基地。

欧洲地区预计会在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占据30.2%的份额。欧洲各国加速推进无人机能力建设,比如法国投资约3200万美元采购了15套微型无人机系统,拉脱维亚同样在5月份宣布投资2000万欧元用于采购无人机及相关设施。此外,由法德意西联合研发的“欧洲无人机”项目预计将在2028年交付。

北美地区在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中位列第三,美国凭借其在打击和通信领域的优势,在中大型无人机出口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虽然非洲地区的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发展潜力不容忽视。埃及是非洲最大的无人机进口国,已累计进口超过260架无人机。尼日利亚成立无人机司令部,并采购国产“提萨古米”无人机,以提升本地化生产能力。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无人机在非对称作战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各国对无人机力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未来,全球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将呈现出几个显著特征:

首先,大中型无人机的作战性能将大幅提升。这类无人机占据了超过六成的市场份额。例如,土耳其的“安卡”和TB2系列无人机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2023年12月,土耳其成功试飞“安卡”-3隐身无人机,这款无人机采用无尾飞翼设计,具有较强的隐身能力,能在万米高空飞行10小时,配备先进的SOM-J巡航导弹和大型侦察设备,兼具侦察与打击功能。

其次,无人机蜂群技术将不断革新,改变未来的作战模式。大量小型化、低成本无人机在近期的局部冲突中表现出色。美国正在推进多项无人蜂群项目,计划两年内生产和部署超过千架“小型、智能、低成本”的无人机。

第三,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将是未来十年的重点方向。有人战机与无人机混合编组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大幅提升整体作战效率。美国推出了“天空博格”和“协同作战飞机”等项目,目标是让300架F-35战机与超过1000架无人机共同作战。

最后,无人系统与巡飞弹的结合将成为未来作战的重要形式。以色列的“快速察打胶囊系统”是这一趋势的典范,它将无人机与巡飞弹整合,增强了自主攻击能力。爱沙尼亚的“忒弥斯”无人车则是另一种模式的代表,通过发射“猎手”巡飞弹,提高了地面部队对关键目标的打击力。

面临的挑战

尽管军用无人机市场前景乐观,但也面临不少难题。反无人机技术的快速进步对无人机构成了直接威胁。近年来,激光、高功率微波和电磁干扰等反无人机手段不断升级,给无人机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无人机数量增多以及续航时间延长导致对操控人员的需求大幅增加,这与某些国家希望通过无人装备缓解兵员短缺的目标存在一定冲突。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赛先生福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