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的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在江苏苏州启动。全国30多所高校的参赛队伍汇聚一堂,展示了许多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
这项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是国内机器人领域的重要赛事之一,技术水平很高。比赛首次把模拟场景扩展到真实的家庭服务场景,真实展现了智能家居、智慧康养以及特种服务等行业面临的技术挑战。这一尝试是为了促进人形机器人技术在工程实践和商业化上的应用,推动其实现从实验室到日常生活的转化。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技术负责人刘宇飞提到,与工业机器人不同,人形机器人更侧重于模仿人类系统。它们通过分析人类数据或采集信息来实现技术创新,特别是在工业、服务和健康护理等领域,很多场景都是根据人类的需求定制开发的。
央视记者古峻岭提到,除了家庭环境的应用,人形机器人还能在工业生产以及危险救援任务中发挥作用。目前,这款处于测试阶段的人形机器人还没有安装面罩,不过它的头部配备了激光雷达,用来探测和定位周边环境。
中国机器人行业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多地都在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构建起一套先进的规模化生产体系,助力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