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在“2024院士(专家)赋能双流产业发展大会”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石勇再次明确了自己的立场。
石勇提到,现在全国都在进行算法整顿工作,其中“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诱导用户沉迷以及过度消费等问题是重点整治对象。
最近,“平台算法”因为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的批评而受到广泛关注。钟睒睒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了算法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呼吁进行改革。这一话题也引起了360创始人周鸿祎的兴趣,他对此展开了进一步分析。
由于企业家们对此问题的热烈讨论,相关部门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最近,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工信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以及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布通知,启动了“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活动。
作为大数据和数字经济领域的权威专家,石勇始终致力于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他领导团队研发了“全国个人信用评分系统(China Score)”,这个系统为全国13亿人的日常金融活动提供了支持,成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部分之一。
石勇强调,企业不应该采用杀熟策略,这违背了商业道德。他认为,单一化的内容推送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也可能导致市场竞争环境恶化。企业必须遵循商业道德,不能牺牲公众利益来获利。
针对这一问题,石勇给出了建议。他主张将商业平台的算法纳入监管和服务体系内。既要强化监管,又要把握好分寸,运用适当的市场调控手段,既能实现有效监管,又能推动行业发展。
他还提议设立国家算法中心,统一规划国产算法的研发规范,引导商业平台的算法向健康方向发展。石勇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智能算法和算力平台的支持。中国已经是数据大国,算力提升显著,但在算法方面还需要构建国家级平台。此外,他还建议商业平台的算法要备案,并就道德、伦理层面的问题展开研究和立法尝试,从而推动产业生态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