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涉及商业秘密侵权的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该案涉及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及其前员工,共14人因涉嫌侵犯华为公司商业秘密被追究法律责任。
法院最终裁定,首犯张某因犯罪行为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其他涉案人员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受到不同期限的刑罚,包括实刑与缓刑两种形式。部分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而另一些则获得缓刑处理。总的罚金数额达到1350万元人民币。
此案中,多名前海思员工因非法获取并使用华为的商业机密信息,被依法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决结果体现了司法机关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律规范。
此前,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曾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要求冻结尊湃通讯的银行账户或查封其价值相当的资产。法院经审查后认为该申请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批准。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始终将知识产权视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高层多次强调,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有助于自身发展,更能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近年来,华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公开大量专利和技术成果,为全球科技生态贡献力量。
截至2023年底,华为累计公开的专利数量已超过33.6万件,其中当年新增专利达3.6万件。此外,华为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向各类标准组织提交了超过13万篇技术提案,并在学术研究领域发表了超过6000篇论文。
在开源社区方面,华为同样表现出开放合作的态度。其主导的OpenHarmony项目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参与,目前已有超过1.1亿行开源代码由社区成员贡献。这种开放共享的精神,正是华为践行“创新、开放、利他、合理”理念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