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女性做家务时间是男性2.5倍 委员建议男女共担社会化分担家务

图灵汇官网

改写版

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与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职工尤其是女职工面临的家务劳动压力显著增加,这不仅导致了职场性别歧视问题的加剧,而且严重阻碍了生育政策与性别平等的协同落实。据全总女职工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家庭无偿劳动对职工就业及职业发展影响的调研揭示,职工普遍反映家务劳动时间长、负担重、压力大。

调研数据显示,参与调研的职工在工作日平均家务劳动时长约为5.25小时,其中82%的职工表示工作与家庭之间存在较大冲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照料子女、老人、病人及残疾人的家务劳动负担主要集中在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有未成年子女的职工在工作日的平均家务劳动时长几乎是无子女职工的三倍。

调研进一步指出,家务劳动的主体集中于家庭内部,且女性承担了主要责任。在家务劳动分配上,照料孩子、老人、病人和残疾人的任务中,家政服务人员的参与比例不足4%,这表明缺乏公共服务支持的情况较为普遍,尤其是对于有6岁以下子女的家庭,84.2%依赖长辈的帮助。女性职工在社会劳动与家庭责任之间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其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明显多于男性。

家务劳动对职工的就业、职业发展和生育意愿产生了直接影响。调研结果显示,受家务劳动影响,包括生育在内的因素导致34.5%的女职工收入下降,24.2%的女职工面临升职机会受阻,17.7%的女职工职业发展中断,16.6%的女职工失去了进修的机会,16.3%的女职工在产假后未能返回原有岗位,7.8%的女职工甚至社保中断。

鉴于此,全国政协委员杨军日提出建议,呼吁男女共担家务的社会化分担机制。他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提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制定政策以帮助职工平衡工作与家庭责任,推动构建家庭友好型社会。

提案建议包括改革和完善生育假期设置,倡导男女共担家庭责任。具体措施涵盖区分设置产假、男性陪护假、男女共同育儿假等假期,探索男女共休生育延长假,并制定鼓励男性休育儿假的奖励政策。同时,提案强调了加强家庭服务供给的重要性,特别是解决公办和普惠性托育服务不足的问题,建立和完善配套的社会公共服务支持体系。提案建议加快建设公办和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特别是社区互助型机构,引入专业人员提供临时上门服务,并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育儿、养老、残疾人照护等服务的网上预约办理。提案还关注到家庭照护服务人员的专业性和规范性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职工面临的家务劳动压力及其对个人发展和家庭关系的负面影响,提案提出了多项针对性建议,旨在通过政策调整和社会服务的优化,促进性别平等、增强家庭福祉,推动构建更加包容和支持性的社会环境。

本文来源: 人工智能学习网 文章作者: 周杰昌
    下一篇

4月3日,清明小长假第一天,上万游客挤满清明上河园石桥,位于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客流爆棚。视频显示,数万游客摩肩接踵,园内石桥也被堵塞,游客连转身都很困难。从外地赶来观园的游客说,去年疫情原因没能出游,今年特地约好友出来看看。一位穿汉服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