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文化旅游热火朝天
随着清明小长假的开启,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特别是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成为热门景点。现场视频记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摩肩接踵的情景,园内石桥被人群堵得水泄不通,游客们甚至难以转身。许多游客表示,这是疫情以来首次外出游玩,特意与好友一同前来,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一位身着汉服的年轻女士分享道:“仿佛穿越回宋代,体验了那个时代的繁华景象。”另一名游客提到,在历史课上学到《清明上河图》后,亲自游览该园,让这个传统节日的氛围更加浓厚。
文明旅游,安全第一
在享受旅游乐趣的同时,消防安全不可忽视。特别提示假期出行时注意安全,预防拥挤导致的踩踏事故,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文化和旅游部的建议
文化和旅游部在清明节前夕向广大游客发布提醒,倡导文明出行,理性选择旅游团。特别强调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提醒游客遵守景区“预约、错峰、限流”政策,以及旅游过程中的疫情防护要求和文明旅游规范。
绿色餐饮,节约资源
在旅行途中,游客应注重节约,避免餐饮浪费。积极参与“光盘行动”,珍惜食物,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保护自然,尊重环境
爱护自然环境,文明观赏景色,不乱丢垃圾,不随意采摘植物,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守护春天的美丽。
公序良俗,文明展示
在旅行中,游客应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环境卫生,保护文物古迹,尊重他人权益,展现新时代中国游客的良好形象。
警惕低价诱惑,合法维权
对于参团旅游,应选择正规旅行社,签订合同,避免参与未经许可的低价旅游活动。遇到擅自改变行程、强迫消费等情况,应留存证据,依法维权。
这场文化之旅不仅让游客领略了历史的魅力,也强调了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我们在文明与安全的指引下,共赴这美好的春日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