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7至19日,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了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主战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亲临广州,调研并参与了此次大赛的相关活动。大赛不仅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新力量,还吸引了中关村软件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展示交流中心的积极参与。
孙春兰副总理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她呼吁各级部门积极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强化产学研融合,减轻初创企业的负担,助力其顺利进入市场,实现快速发展。
中关村软件园董事长杨楠表示,园区凭借其独特的产业生态——龙头引领、领军带动、小微快速发展的模式,不仅为优秀的参赛项目提供了肥沃的成长土壤,还与高校紧密合作,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有效推动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进程。
为了促进大赛项目的产业化与国际化,教育部授权中关村软件园设立了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展示交流中心。依托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领域的产业集群优势,中关村软件园构建了从原始创新到资本市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旨在全面推动项目发展。
面对就业挑战,中关村软件园创新建立了“创新创业人才交互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方式,搭建了企业数据库、双创人才数据库,并研发了智能匹配系统。线下则成立了“中关村英睿大信息产业人力资源服务联盟”,举办各类活动,助力毕业生就业。疫情期间,该平台迅速响应,仅用不到20天便组织了1300家企业,提供了13万个就业岗位,显著提升了就业率。
随着“互联网+”大赛的不断推进,众多紧跟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项目正蓬勃发展,亟需资金、人才、市场等多方面的支持。大赛中心与中关村软件园共同致力于拓展服务范围,通过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推动创业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促进就业贡献力量。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创新舞台上,无数创业者正砥砺前行,寻求突破。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强化服务,中关村软件园与大赛中心携手打造了一个促进创新、创业与就业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