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随着马云宣布阿里巴巴的传承计划,媒体和学术界逐渐从初始的震动中恢复,开始深入分析马云及其阿里巴巴行动背后的深远意义及可供借鉴的经验。
国际管理学院(IMD)位于瑞士洛桑,全球首屈一指的商学院,于9月21日在亚洲新闻台(Channel News Asia)上发表了题为“马云的优雅退场:阿里巴巴最具创新之举”的文章,此文章引发了国际商学院和企业管理学界的广泛讨论。
文章指出,马云以其务实与智慧著称,相较于仍在前线奋斗的同龄企业家,他选择回归教育与慈善领域。这一举动标志着马云再次站在时代前沿,将传统的家族式企业继承模式转变为一种新颖的组织传承机制——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阿里巴巴仅成立十年便建立了这一机制。马云认为,合伙人制度不仅仅是人事安排,更是维护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决策、人才与治理框架。因此,对继任者的选拔标准也更为严格。
《华尔街日报》在传承计划公布时评价张勇,他在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成功打造了天猫,将其发展成为全球品牌追求的消费者大平台。财务背景的张勇更是创造了现象级的消费活动“双11”。
从管理学视角来看,阿里巴巴尽管业务遍布全球,但在组织活力方面仍保持着初创企业的活力,与美国大型商业公司形成鲜明对比。
《Management Today》在回顾总结的文章中提到,高管离职时,媒体通常报道并不总是正面的,但马云的公开信展现了周密和细致的规划,确保了传承计划的关注焦点在于阿里巴巴,而非马云本人。
目前,阿里巴巴的庞大业务体系已由一群经验丰富的商业领导者管理,合作精神在其中持续发扬。马云的包容性领导风格备受赞誉。
关键在于,马云对传承计划的全面开放与透明性,为阿里巴巴的员工、客户和股东注入了信心,最终使得传承计划得以顺利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