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了提升旅客在购买机票时的体验,携程推出了无默认选项的新页面设计,终结了捆绑销售的问题。尽管这一风波已告一段落,但围绕其背后的行业现象与解决之道仍值得深入探讨。
机票销售利润微薄是业界共识。自2015年6月起,随着国资委提出“提升直销降低代理”政策的执行,国内航空公司逐步取消了机票代理费用,由此,机票代理行业进入了零佣金时代。这一政策导致机票代理收益空间进一步缩小,如今每张机票的代理费用平均仅10元左右。
在低利润背景下,机票代理们开始寻求新的盈利模式。他们利用自身资源,如固定客户群体,通过销售机票的同时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如酒店预订、旅游产品、机场接送服务等,以弥补机票利润的不足。此外,机票被视为庞大的流量入口,OTA企业期待通过交叉销售等方式实现盈利。
然而,这些增值服务在消费者眼中却常被视为企业的不当行为。消费者依赖于在线旅行服务平台,尤其是那些能提供快捷高效服务的平台。实际上,从服务角度看,OTA在机票代理商中处于领先地位。
面对机票代理费用取消及消费者抵制“默认勾选”产品的双重挑战,OTA企业和代理商不得不考虑收取机票服务费的可能性。早在2015年,部分小型机票代理商就尝试在机票价格之外收取所谓的“服务费”,但此举遭到了民航局的明确制止。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机票服务费的收取,多地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人协会表示支持。海南省民用航空运输协会曾规定机票代理商应根据服务内容与服务对象协商收取费用;北京地区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人协会则建议机票代理商转型为机票服务商,与服务对象协商收取服务费。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机票服务费的收取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行业趋势,这不仅有助于减轻OTA企业及代理商的成本压力,还能确保消费者继续享受高质量服务。在多渠道购票的环境下,这一做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综上所述,机票行业的盈利模式正在经历转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和收取合理的服务费,OTA企业与机票代理商正寻求在低利润环境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