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崛起,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正在展开,它正成为推动全球产业转型的核心力量,并为各行各业注入了全新的发展动力,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展现出诸多变革潜力。1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中国房地产年度趋势论坛暨CIHAF第二十五届中国住交会上,“向上生长”作为主题,汇聚各界目光。会上,360集团创始人周鸿以“AI数字人”的形式现身,并发表了一场名为《大模型时代的产业创新与变革机遇》的主题演讲。
AI信仰与变革契机
周鸿提出了一种新的理念——“AI信仰”。他认为,这种信仰涵盖三个层面:首先,是否认可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突破,代表了真正的智能;其次,是否意识到大模型是工业革命的一部分,将彻底改变所有产品和业务形态;最后,是否相信那些拒绝接纳AI的组织和个人终将被淘汰。他提醒大家,认知上的偏差可能让人错失AI带来的发展机遇。因此,每一位企业家都需保持警觉,但不必过度担忧,因为AI的影响预计将持续影响未来5到10年。
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
周鸿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指出早期的AI主要依赖于预设规则,而如今则更加注重学习与训练。他提到,近年来中国涌现出了“AI四小龙”,它们专注于感知型AI技术,例如人脸识别和图像识别。然而,大模型的出现颠覆了这一局面,认知型AI不仅能处理单一任务,还能理解并生成多模态内容。大模型的兴起还催生了智能体AI,这类AI不仅能对话,还能完成具体任务,比如在虚拟环境中与IT系统协同工作。
周鸿认为,人工智能呈现出八大发展趋势:
AI的实际应用之道
周鸿表示,全球范围内大模型的发展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追求超级人工智能(ASI),另一种则是更为务实的应用路径。他建议企业优先关注后者,因为它无需巨额的计算资源和海量数据,只需在一个较小规模的大模型基础上针对特定领域进行微调即可。这种方式不仅大幅降低了大模型落地的技术门槛,还能实现快速响应和低成本部署。
那么,企业该如何实践这条应用之路呢?周鸿提到,尽管大模型具备一定的理解和生成能力,但它仍存在知识更新缓慢、短期记忆不足以及难以执行复杂任务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其知识获取、逻辑推理及工具操作能力,将其转化为智能体AI。智能体AI在企业中的应用大致分为三步:明确适用岗位与场景、拆解业务流程、设定角色定位。
智能体的六大应用场景
周鸿总结了智能体AI的六大核心应用场景:
周鸿认为,AI的应用为各行业带来了众多创新契机,但仅有信念远远不够,还需培养相应的AI素养。提升AI素养的五个步骤包括:内部试点先行、办公和营销环节AI化、定制专属智能体、搭建企业知识中心、建设智能体协作平台。
结语
周鸿的演讲展现了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指出了企业在拥抱AI时需重点关注的方向。企业应主动迎接AI带来的变革,借助智能体AI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最终达成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