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工智能(AI)无疑是科技领域中最受瞩目的话题。无论是智能语音助手还是图像识别技术,AI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在医疗行业,AI的应用引起了极大关注。它能否实现疾病的确诊?会不会改变传统的医疗方式?围绕这些问题,封面新闻最近对张强医生集团的创始人兼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张强进行了专访。
张强医生认为,AI在医疗中的广泛应用既带来了机会,也提出了挑战。科技进步正在推动医疗行业的深刻变革,传统医院的结构可能会被重新定义,医生集团也可能随之调整。他提到,未来的医生集团或许会更加精炼高效,团队规模虽小但每位成员都很出色,能够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
关于AI是否会替代医生的问题,张强表示,AI确实会在某些方面代替医生的部分工作,这与以往医疗设备的普及类似,属于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医生的角色将会发生变化,需要学会更有效地运用AI来提升效率,并集中精力从事更高层次的研究。他还提到,AI能有效缓解医生的工作压力。比如,他研发了一款名为Emily的虚拟助手,用于辅助日常工作并提供高效支持。
张强医生集团在AI方面也有自己的规划。大约一年前,他们推出了一款基于ChatGPT的AI平台,用户可通过它查询疾病相关信息或参与问答互动。之后,他们又发布了针对静脉曲张的智能工具VaricoSeek,据称这是全球首个专注于该领域的智能产品。试用阶段得到了患者的积极反馈,在模拟医生咨询和科研指导方面表现优异。
对于中国医疗环境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张强指出,公立医院在中国医疗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具体职能尚未完全明确。不过,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善,许多公立医院正逐步回归公益性质。尽管经过多年的医改,分级诊疗制度还未完全成熟,但这依然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作为体制外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集团的发展路径也很清晰:一方面可以深入基层,弥补医疗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高品质服务满足高端需求,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互补。
展望未来,张强认为,过去中国医疗水平相对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国际影响力也不够大。但随着中国医生对外交流的增多以及内部动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高水平医疗团队将走向国际舞台。同时,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上升,中国医生也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