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与麻省理工研究:频繁用聊天机器人或增孤独感

图灵汇官网

最近,OpenAI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开展了一项合作研究,揭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频繁使用聊天机器人,例如ChatGPT,可能会让人更容易感到孤单,并减少参与社交活动的时间。研究发现,花大量时间与ChatGPT互动的人,往往会对这类工具产生更深的情感依赖,过度使用的倾向更为明显,孤独感也随之增强。

自2022年底ChatGPT问世以来,这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迅速受到欢迎。人们不仅利用它编写程序代码,还尝试用它模拟心理咨询式的对话。随着技术的发展,聊天机器人的语音功能愈发接近人类交流方式,这使得用户与之形成类似“准社会关系”的可能性增大。

近年来,关于聊天机器人可能对用户,尤其是年轻人和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造成负面影响的讨论逐渐增多。去年,一家名为Character Technologies Inc.的企业因其聊天机器人在与未成年人交流时被指鼓励自杀念头而面临诉讼,最终导致一名14岁的男孩自杀。

此次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人们如何与ChatGPT互动及其带来的影响。OpenAI可信人工智能部门负责人、研究参与者之一的Agarwal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帮助公众理解这类工具的实际意义,并推动更负责任的产品设计。”

研究团队跟踪了近1000名参与者,他们的ChatGPT使用经验各有不同。这些参与者被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采用纯文字界面或不同的语音模式,每天至少使用5分钟。其中一些人可以自由交谈,而另一些人则需完成指定任务。

结果显示,那些在生活中难以建立深厚情感纽带且更倾向于依赖聊天机器人的用户,更容易感到孤独并对其产生依赖。另外,语音功能并未显著加剧负面效应。在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分析了300万次用户与ChatGPT之间的对话,发现真正为了寻求情感支持而使用的案例数量有限。

即便如此,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者承认,目前尚不清楚是聊天机器人引发了孤独感的上升,还是原本就较为孤独的人更容易沉溺于这类工具。研究参与者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Cathy Mengying Fang指出:“本研究并未严格限制使用时长,也未设置完全不使用此类工具的对照组,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使用聊天机器人必然会产生不良后果。”

研究者希望这项成果能激励更多关于人机交互影响的研究。另一位研究参与者、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Pat Pataranutaporn补充说:“虽然研究人工智能本身充满趣味,但当它广泛普及后,更重要的是理解它对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君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