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生物医药行业面临转型与挑战的背景下,一个全新的合作模式正在悄然兴起。近日,维梧加速器在北京海淀正式启航,标志着一家深耕医疗投资30年的机构——维梧资本(Vivo Capital)迈出了关键一步。
维梧加速器的设立,旨在打造一个开放、高效、可持续的创新药开发平台。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而是通过整合全球资源,为生物医药项目提供从早期研发到临床转化的全流程支持。这种模式不仅弥补了现有行业中的短板,也为全球Biotech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维梧资本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生物技术的发展。其创始人孔繁建博士和Edgar Engleman博士曾怀揣将先进医疗技术引入亚洲的梦想。随着中国市场的崛起,维梧资本逐步将重心转向本土,并在2006年完成了在中国的第一笔投资。此后,付山等资深人士的加入,进一步深化了维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多年来,维梧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投资超过430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不乏如科兴生物、药明康德、诺诚健华等知名公司。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间,维梧资本参与的创新药数量占FDA批准新药总数的12%以上,显示出其在全球医药领域的影响力。
维梧加速器的运作方式独具特色。它从全球范围内筛选优质项目,涵盖从药物发现到临床试验申请(IND)阶段的各类资产。这些项目可能来自Biotech公司、科研团队或早期基金,经过严格筛选后进入加速器体系。随后,核心资产被剥离并进行合理估值,与具备临床开发能力的合作伙伴共同成立独立项目公司。
整个过程中,维梧加速器扮演着多角色支持者的角色,提供包括知识产权管理、药物研发顾问、CMC专家以及临床开发建议等全方位服务。同时,维梧资本作为主要投资方,为这些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IP保护是医药行业的核心问题之一。维梧加速器通过将每个项目的知识产权封装为独立子公司,确保其归属清晰,同时避免技术外泄风险。此外,科学家、CRO、临床团队及投资机构均持有新项目公司的股权,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强合作稳定性。
借助中国在临床前开发和临床转化方面的资源优势,维梧加速器能够帮助项目快速完成概念验证和临床试验,提升其市场价值。最终,这些项目可以通过授权、并购或IPO等方式实现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维梧加速器并非单纯依赖外部资本,而是建立了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目前,已有两个项目入驻,未来计划每年至少加速4-5个项目。这一布局不仅展现了维梧资本对市场的信心,也预示着其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新一轮扩张。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经历了起伏。2021年达到高峰后,行业一度陷入低谷。但随着资本重新关注中国市场,港股和科创板的复苏为行业注入了新活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聚焦真正具有创新性的资产,而非盲目追逐热门靶点。
这一变化背后,是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医药逻辑的深刻转变。过去,多数VC支持的生物医药公司专注于me-too或me-better类药物,但如今,同质化竞争加剧,MNC的收购意愿下降,传统的投资路径已难以持续。
相比之下,中国凭借其完善的产业链、丰富的人才储备以及高效的临床试验体系,成为全球制药公司争相布局的热点。数据显示,2024年来自中国的资产在MNC BD交易中占比已超过30%,这不仅是对中国研发能力的认可,也反映了全球资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维梧资本认为,中国是first-in-class药物诞生的最佳土壤。在这里,企业可以低成本地进行多次试错,甚至像流水线一样推进临床试验。这种效率优势,使得中国有望在未来挑战美国在创新药领域的主导地位。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才储备仍需加强,新药研发工具和原材料供应仍是瓶颈。但这并不妨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维梧加速器的启动,既是维梧资本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缩影。它代表着一种新的可能性:在全球化与本地化之间找到平衡,利用系统性优势推动创新药的快速成长。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维梧加速器或许将成为连接世界与中国的重要桥梁,助力更多生物医药项目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