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催生保险新需求 险企加速布局新蓝海

图灵汇官网

近日,苏州正式推出国内首个专门针对低空经济运营方的风险保障产品。这款保险由苏州东吴财产保险公司与中再财险共同开发,首单为盛泽湖无人飞行试验区域提供保障支持。

低空经济持续增长,带动了保险行业的关注。多家公司开始布局相关产品,不断推出新的服务。业内专家认为,这一领域潜力巨大,企业需要加强与相关产业的交流,推动信息共享,提升服务能力。

该保险方案涵盖场地管理责任和飞行运营风险,特别针对信号干扰、操作失误和外部撞击等场景设计解决方案。系统整合飞行数据、设施状况和天气情况,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报告显示,中国低空经济保险产品逐渐增多,超过三分之一的财产保险公司已涉足该领域。例如,人保财险与亿航智能合作推出电动飞行器保险体系;中再产险与太保产险联合推出第三方责任险;平安产险在深圳推出综合保障计划。

研究机构预测,到2035年,低空经济保险市场规模可能达到80亿至100亿元。专家指出,从制造到试飞再到维护,整个产业链都存在大量保险需求,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监管部门鼓励保险公司探索新领域,包括低空经济。多地出台政策支持保险企业参与行业发展,扩大保障范围。

业内人士表示,在低空经济的不同阶段,如实验、应用和运输等方面,都有保险需求。目前业务集中在中下游,上游正在发展,下游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尽管市场潜力大,但行业仍面临挑战。缺乏历史数据影响了风险评估和产品创新。专家建议,保险公司应加强与产业各方合作,推动数据共享,积累经验,提升专业能力。同时,政府需完善法规和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持。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罗红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