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加速走进日常生活

图灵汇官网

低空经济正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政策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技术成果持续出现,相关产业正在快速成型,市场活力明显提升。

在一些企业中,低空应用已经拓展到多个领域。例如,某公司研发的高空灭火无人机能够携带消防设备升至百米高处,完成火灾区域定位、破窗以及灭火操作,并通过摄像头实时传输火场信息,为指挥提供支持。这家公司成立多年,专注于智能无人系统,业务覆盖多个行业,去年营收超过3亿元,利润大幅增长。

目前,国内从事低空经济的企业数量已超过20万家。低空技术正逐渐进入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山东济南,有载人飞行器供人们体验;在重庆,无人机被用于物流运输,极大提高了效率;在各地,无人机也用于农业作业,提升了工作效率。

专家表示,低空经济有助于提高交通效率,创造更多商业机会,带来更多就业。一家企业不久前获得相关运营许可,标志着其在低空应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技术进步和空域管理逐步放宽,低空经济将不断发展,服务类型将从小型向大型扩展,从载物到载人转变,从特殊用途到普通使用延伸,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带动行业发展。

创新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eVTOL等新型飞行器的研发可能改变出行方式。无人机技术成熟后,将影响物流、巡查、安防等多个领域。导航技术的进步也将让低空飞行更安全、更精准。

一家公司设立专门实验室,致力于飞行控制、协同作业、感知识别等关键技术研究。该实验室与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无人机智能化发展,助力低空经济生态建设。

有专家指出,技术不断优化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目前,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快产品开发、加强基础设施、推动市场培育。

另一家企业专注于电池研发,适配多种无人设备。他们与飞行器制造商合作,解决了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技术难题。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为低空经济提供更可靠的动力方案。

政策支持和资本进入有助于加快产品研发和标准制定,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全始终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提。当前,我国按照先载货、再载人的顺序,逐步拓展应用场景,确保安全可控。同时,加强监管,打击非法飞行行为,推动产业有序发展。

相关部门建议,各地应结合自身条件,探索适合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要挖掘应用场景,出台扶持政策;另一方面要培育消费市场,推出更多大众化产品,降低使用门槛。

展望未来,政府需明确责任,加快“低空高速路网”建设,开放公共无人机服务采购。企业应加快核心技术突破,探索多样化的商业模式。投资者不仅要关注技术和场景,还要具备规模思维。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王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