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送“中药外卖” 深圳市民:药到的时候还热乎着呢

图灵汇官网

深圳社区医疗服务正加快迈向智能化,已有超过400家基层健康服务中心配备智能诊疗设备,近450种人工智能产品投入使用。从智能诊断到无人机送药,科技正在提升人们的就医感受。

在东塘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一台中医AI辅助机器人正在进行初步问诊,帮助医生提前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

居民邓先生表示,这些服务让他们的看病体验更加方便。

一些智能设备如艾灸和按摩机器人被应用,提升了诊疗效率,也让患者有更好的就诊体验。

中心负责人齐丽说,引入智能设备后,医生的工作负担明显减轻,一个人可以同时为多位患者进行治疗。

除了日常诊疗,该中心还负责37家社康机构的中药煎煮和配送。为了提高效率,所有药物配送都由无人机完成。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杨光义提到,通过无人机将煎好的中药送到各个社区,确保患者拿到的是热的药物。

市卫健委基层处副处长黄茵表示,全市已有至少400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使用各类智能诊疗设备,这些设备提高了医生的诊疗能力,也让更多居民享受到高科技医疗带来的便利。

去年,深圳社区健康服务的诊疗人次超过5000万。

深圳还推广“智慧家庭病床”服务,把优质医疗资源带到社区,实现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目前全市已组建超过5000个家庭医生团队。

张士英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长期卧床。自从签约了福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智慧家庭病床服务,医护人员每周都会来家里巡诊,并配有远程监控设备。

这项服务覆盖慢性病管理和术后康复,满足患者需求,推动“小病不出社区”的目标。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下属的3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服务福田区50多万居民。推出家庭病床服务后,通过专家下沉和双向转诊,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

截至2024年底,深圳共有970家社康机构,其中7家是社区医院,“15分钟社康圈”已经基本形成。

全科医生数量超过1万人,2024年建成25000多张家庭病床,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诊疗量超过5000万人次,在全市总诊疗量中占比接近40%。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