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防”迈向“智防” 浙江用无人机构筑城市“空中之眼”

图灵汇官网

浙江嘉兴秀洲的消防部门近期引入了一项新技术——无人机巢,并在一次草坪火灾中进行了首次实战测试。火警触发后,附近的一座无人机巢迅速启动,无人机很快飞抵火场上空。借助无人机回传的热成像画面,指挥中心清晰了解了火势状况,确认火情不会波及周边建筑。随后,消防车接到指示,迅速赶往现场。

这次演练展现了无人机巢的高效反应能力。从接警到无人机到达现场,仅耗时四分半钟。秀洲区消防救援局的张康表示,与传统人工侦察相比,无人机巢不仅速度快,还能实时提供精准信息,为消防队员的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秀洲区共有八座无人机巢,分布在工厂聚集区、火灾多发地带以及人口稠密地区,随时处于待命状态。自2024年12月该系统启用以来,无人机巢已执行多次任务,累计巡查超过965次,飞行时长接近8000分钟,总飞行距离达2133.8公里,记录预警信息2819条。这些数据表明,无人机巢对提升城市安全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嘉兴国家高新区的一处无人机巢基地,工作人员演示了设备的操作流程。接到指令后,无人机可以自动起飞、返航并充电,为下次任务做好准备。如今,秀洲区的消防布局已实现“15分钟城乡灭火救援圈”,而无人机巢的应用进一步压缩了响应时间。

无人机巢不仅加快了火情侦察的速度,还加强了空中与地面救援力量的协同合作。指挥官通过无人机传输的数据能更快决策,调配资源进行有效干预。这种方式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救援效率。

除了消防领域,无人机巢也开始被用于监控建筑工地违规行为等领域。未来,技术人员计划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让无人机具备自主识别火情并向相关部门报警的能力。同时,他们希望扩充无人机数量,覆盖更大范围,推动建设更智能化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罗红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