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快结束的时候,深圳石岩的一家无人机运营中心里,工作人员正忙着把一箱箱新鲜车厘子装箱。这些水果将通过无人机快速运送到顾客手上。
近年来,无人机快递逐步成为现实,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也给用户提供了全新体验。春节期间,深圳的无人机快递订单量明显增加,体现了这种配送方式的巨大潜力。
不只是城市,无人机配送在农村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湖南益阳草尾镇的居民今年春节就享受到了更便捷的购物体验。当地开通了四条无人机运输线路,方便了村民购买年货。
以往,由于位置偏僻和交通不便,乡镇居民买年货很麻烦。现在,不管是礼品还是食品,都可以很快送到手里。
自从“低空经济”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后,相关应用迅速普及。随着低空物流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航线开始投入运营。无人机能到达传统运输方式难以覆盖的地方,很好地解决了物流配送的最后环节问题,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
最近,不少地方都推出了无人机配送服务。杭州“双十一”期间开通了多条物流航线;武汉光谷发布了五条低空物流试点路线;贵州开通了首条药物配送航线;攀枝花完成了国内首次高高原异地起降测试……
福建漳州玉枕村靠近九龙江入海口,过去快递员靠摆渡船送件,单程就要40分钟。现在无人机带着30公斤货物,只需两分钟就能横跨江面。而在黑龙江大兴安岭,中国邮政引入了无人机快递服务。这里冬季寒冷漫长,普通运输困难重重。但这种无人机能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下正常工作,还能应对突发状况,保证配送效率。
在河北沧州,无人机运送血液的专线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营,建立了空中急救通道,为病人争取更多救治时间。
中金公司的专家刘中玉提到,今年以来,全国新增了不少无人机物流航线,这项技术的应用规模初见成效。预计到2025年,无人机快递量将达到近270万件。
展望未来,低空物流前景广阔。数据显示,从2020年的271.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81.8亿元,年均增幅超过37%。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可能突破千亿元。作为物流领域的新生力量,无人机配送正在引领行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