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联合多家通信与互联网企业发布了一项面向公众的便民服务计划,旨在进一步改善信息通信服务体验,提升用户满意度。该计划围绕用户日常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出一系列具体措施,涵盖资费透明、业务办理、个人信息保护等多个方面,力求让每一位用户都能更安心、更便捷地使用数字服务。
此次推出的十项举措聚焦于用户在使用电信服务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例如,在资费管理方面,所有公开销售的套餐将全面公示,未经公示的套餐不得上线。同时,用户在开通新业务前,需通过签名确认、短信回复或验证码等方式明确同意,确保消费过程透明可追溯。
在线上服务方面,企业将统一制定手机营业厅的服务标准,优化官方App和客服热线等渠道的功能,引入视频客服等新型服务方式,让用户享受更高效、更贴心的线上支持。
在营销行为规范上,所有业务推广必须做到信息准确、内容清晰,并对关键条款进行显著提示,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此外,针对自动续订、流量超套等常见问题,系统将在相关操作前5天通过短信、通知栏或电话等方式提前提醒用户,避免不必要的费用产生。
对于需要退订服务的用户,流程将更加简便。符合条件的业务可当场办理,话费余额也将及时退还。若涉及宽带设备归还,企业还将提供7天内的上门服务预约,减少用户的不便。
针对老年群体,服务将进一步优化。电信营业厅将设立专门的爱心窗口,配备辅助设备,方便老年人办理业务。客服热线也将为65岁以上用户设置一键接入人工服务的通道,同时确保常用网站和App符合无障碍标准,让更多人能轻松使用数字产品。
在算法推荐方面,相关平台将向用户公开算法的基本逻辑和运行规则,并提供关闭个性化推荐的选项,增强服务的透明度与可控性。
为了加强隐私保护,手机终端在调用麦克风、摄像头、定位等敏感权限时,将实时提醒用户,并提供查看和关闭功能,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
此外,用户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来电来信免打扰”服务,减少营销信息的干扰,提升使用体验。
最后,针对二次号码(即重新启用的旧号码),企业将提供解绑服务,帮助用户解除与原有账户的关联,进一步提升服务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这些措施不仅体现了行业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也为未来信息通信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不断优化服务细节,推动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信息通信行业正朝着更加公平、安全、便捷的方向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