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件商两轮实测证实苹果观点:iPhone 16e 取消 MagSafe,并非 C1 芯片干扰问题

图灵汇官网

苹果最新推出的入门级机型iPhone 16e在设计上做出了多项调整,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取消了MagSafe磁吸充电功能。这一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尤其是在用户体验和产品定位方面。尽管苹果官方并未明确说明原因,但通过第三方测试与分析,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一决策背后可能的考量。

iPhone 16e采用的是Qi无线充电标准,而非MagSafe。从实际使用来看,这种差异带来了明显的体验差距。Qi充电的最大功率仅为7.5W,而MagSafe支持的功率可达25W,这意味着充电速度明显放缓。同时,Qi充电对位置要求较高,用户需要将手机精确对准充电板才能正常工作,而MagSafe则依靠磁吸技术自动对齐,操作更加便捷。

此外,MagSafe不仅限于充电,还支持多种配件,如磁吸支架、充电宝等。这些设备在iPhone 16e上无法使用,进一步限制了用户的扩展性。对于依赖这些配件的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关于MagSafe被移除的原因,最初有传言称是由于苹果自研的C1 5G基带受到磁铁干扰。然而,经过两轮独立测试后,结果证明这种担忧并不成立。测试显示,MagSafe手机壳和充电器并未对蜂窝网络性能造成影响,数据传输速率保持稳定。

测试过程中,研究人员分别在不同条件下测量了iPhone 16e的无线充电效率和网络表现。结果显示,即使不使用MagSafe,手机依然能够稳定运行,且性能没有显著下降。这表明,MagSafe的缺失并非出于技术限制。

那么,为什么苹果会选择放弃这一功能?目前有两种推测较为合理。一种观点认为,苹果希望通过减少硬件配置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让iPhone 16e更具价格竞争力。另一种可能是,C1芯片在初期仍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而iPhone 16e基于旧款设计,内部结构可能与MagSafe存在兼容性挑战。

无论具体原因如何,iPhone 16e的发布再次展现了苹果在产品策略上的权衡。它在保持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做出了一些取舍,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随着更多拆解报告的发布,或许能进一步揭示这一决策背后的深层逻辑。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前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