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河西区谊城公寓社区的一根电线被大风吹到空中。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通过“津治通”APP上报了这一情况,电力部门迅速响应并进行了紧急抢修。
天津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大数据管理中心主任王芸介绍,2019年天津建立了“津治通”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党建、综治、数字城管等信息资源,实现了全市四级联动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张“社会管理图”。目前,“津治通”已经在天津16个区、276个街道(乡镇)和5733个社区(村)全面覆盖。平台梳理出的社会管理事项包括九大类38小类238项,实现了从受理到反馈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据统计,平台已有超过6万名注册用户,其中包括3.9万名网格员,累计上报事件627万起,办结率达96.7%。
谊城公寓社区党委书记王靖表示,“津治通”的应用使得工作流程更加清晰,网格员可以随时了解问题的处理进度。
天津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精准满足市民需求。2018年,天津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法规,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并于2019年成立了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负责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及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整合了来自35个信息服务机构、66个市级政务部门、16个区和5个公共服务机构的87亿条数据。
河西区网格中心主任金鑫表示,通过系统后台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将居民反映的问题整理成详细的民情记录,再由专人推送给相关部门解决。
从去年开始,天津试点将智能电表和智能水表的数据接入“津治通”平台,并与独居老人的居住情况进行匹配。如果发现数据异常,智能外呼系统会自动联系老人或其监护人确认情况,并通知网格员及时到场,尽量避免意外的发生。
红桥区咸阳北路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党秀龙指出,这种智能化手段大大提高了社区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