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是大数据?
麦肯锡公司最早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的概念,他们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各行各业和业务职能中,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通过挖掘和利用海量数据,我们可以预见新一轮的生产力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
自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物理、生物、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信等行业,“大数据”无处不在。
“大数据”具备五大特性:高价值、大规模、实时性、多样性和准确性。这些特性使得各行各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辅助决策。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程度也在迅速提升。
过去,为了了解市场定位,营销公司和咨询机构常常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尽量还原真实的消费者行为,但现在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例如,保险公司的客户回访不仅关注当前的使用情况,还会挖掘未来的消费意愿;游戏公司也会通过满意度调查收集玩家的详细信息,包括渠道来源、年龄、职业、消费能力和研发成果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满意度调查实际上是在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想法,比如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愿意为某些产品或服务支付多少费用等。
除了问卷调查,热搜也是大数据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每天,我们在各个新闻平台上都能看到热搜话题。这些话题是通过后台计算得出的,反映了用户的兴趣和关注点。搜索引擎每天接收大量用户搜索请求,记录这些关键词并进行离线分析,最终呈现出最热门的Top 10关键词。
以2020年“双十一”为例,天猫的交易额达到了4982亿元,比2019年的2684亿元几乎翻了一番。仅在双十一当天,物流订单总量就达到了23.21亿单。马云曾表示:“阿里巴巴本质上是一家数据公司,淘宝的目标不是为了卖货,而是为了获取所有的零售和制造数据;物流不是为了送包裹,而是为了整合这些数据。阿里巴巴对一个人的了解程度远远超过他们自己,电脑会比人更了解你。”
当你在购物软件上浏览或搜索商品时,你的浏览和搜索数据已经被记录下来。当你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并完成购买,你的偏好已经被捕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数据会被进一步分析,以实现更精准的产品推荐。这对于商家而言是巨大的价值,也是电子商务领域成功运用大数据的例子。
指纹识别技术是大数据应用的另一个实例。这项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刑事侦查部门,帮助破获了许多案件。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其复杂度足以提供足够的鉴别特征。中科院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快速的指纹识别算法,并建立了东方金指指纹自动识别系统(GAFIS)。从2005年至2015年,借助GAFIS系统,上海共抓捕了超过1500名犯罪嫌疑人,并清算了3000多起案件。
此外,我们日常使用的外卖服务也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我们经常看到的“销量排行榜”和“口碑美食”都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准确反映餐厅受欢迎的程度。同时,在点餐过程中,根据用户的点餐习惯进行智能推荐,帮助用户找到最适合他们的美食。
除了为用户推荐合适的菜品外,大数据同样有助于商家之间的良性竞争。通过后台分析顾客的评价,可以对特定区域内的餐厅进行排名,增加曝光率,吸引更多顾客,从而提高商家的收入。
当然,大数据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依靠互联网的超级计算和分析能力,我们的言行在网络上几乎无所遁形。随着万物互联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智能手表、智能家居、智能摄像头和手机云存储等设备的普及,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面临巨大挑战。
国外也有类似的案例,如Facebook曾遭受数据泄露丑闻。根据一名剑桥分析公司员工的爆料,该公司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秘密分析了大约5000万Facebook用户的个人信息,用以制定个性化的政治宣传,预测并影响选民投票,帮助美国总统特朗普赢得2016年大选。这一事件导致Facebook市值蒸发超过500亿美元,凸显了信息安全事故对个人、企业和国家造成的严重后果。
我们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便利,但也必须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险。大数据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