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在带来便利的同时,电信诈骗这类“网络毒瘤”也不断威胁着大家的财产安全。面对2025年诈骗手段的更新,抖音一直在升级反诈体系。8月26日发布的《2025年中反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5年1月到7月,抖音每天平均拦截超过700万条涉诈信息,发送反诈提醒也超过800万次。
聚焦高危人群,用新技术新方法应对“花式”诈骗
现在电信网络诈骗已经形成产业化,涉及的场景也更广。抖音通过构建AI智能体、加强“验证助手”功能来提高反诈效率,同时和监管部门合作完善技术体系,筑牢安全防线。
《报告》中关于兼职诈骗的提醒
校园反诈是平台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诈骗分子常以高薪兼职为诱饵吸引学生,骗他们下载第三方软件加入“兼职群”,再用“保证金”“刷单垫付”等说法骗钱。《报告》显示,2025年1月到7月,平台封禁了164万个涉兼职诈骗的账号,每天平均拦截201万条欺诈信息,发送136万次风险提醒。
老年人也是诈骗的重点目标。诈骗分子经常冒充抖音客服行骗,这类情况虽然多发生在平台外,但因为高发,也成了重点治理对象。《报告》指出了三种常见的仿冒手段:一是骗老年人下载“抖音会议”等假APP,通过屏幕共享偷取银行信息;二是假称“脱贫攻坚”,推广“抖音扶贫钱包”APP虚构投资项目;三是用“巨量跳动”“抖音点赞版”等类似名称的诈骗软件远程偷钱。对此,抖音明确表示:从没推出过这些APP,相关软件都是诈骗工具。
《报告》中列举的部分山寨诈骗APP
加强宣传和跨平台合作,一起建反诈防线
现在,网络诈骗案件常常涉及多个平台。犯罪团伙会利用A平台引流,到B平台实施诈骗,或者冒用多个平台的名义骗取用户信任。因为电信诈骗比较复杂,单个企业光靠自己很难应对产业化黑产的不断攻击。
所以,企业和相关机构一起建反诈防线,成了全社会反诈的关键。深入做反诈宣传、推动跨平台合作,也是抖音一直以来反诈工作的重点。
今年6月10日,全国反诈宣传月启动前,抖音在北京办了“反诈开放日”活动。现场,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反诈中心和抖音一起宣布“抖音反诈联盟”线上活动正式开始。同一天,抖音首部反诈主题短剧《为了她,我勇闯缅北》在官方账号“@抖音黑板报”上线。
另外,由抖音反诈中心和红果短剧、法制日报社法报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好有本领”厂牌及今日头条安全中心联合制作的反诈精品短剧《云端捕手》也快要上线了。
抖音在《报告》里承诺,以后会继续加大反诈投入,通过技术升级、产品优化和深化跨平台合作,不断织密反诈防护网,建更安全的网络环境,维护平台健康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