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以创新技术引领6G发展,构建未来通信新格局
2025年6月,3GPP RAN工作组正式启动6G标准制定工作,标志着全球通信产业迈入新阶段。在这一关键节点,大规模阵列技术被普遍视为6G发展的核心方向。作为行业领先者,中兴通讯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在6425-7125MHz频段率先提出大规模阵列方案,展现出对6G技术路径的深刻洞察与前瞻性布局。
在技术层面,中兴通讯的大规模阵列技术表现出显著优势。其在Pre5G阶段推出的全球首款64通道大规模阵列基站,实现了数据处理能力的跨越式提升。该设备在峰值容量上比传统方案高出十倍以上,极大增强了网络承载能力,满足了用户增长和新兴业务对高速率、低时延的需求。同时,自研矢量加速芯片的应用使并行处理效率提升了32倍,相当于为基站装上了“智能大脑”,大幅提高了运行效率。此外,该基站的能耗表现优于4G系统,每比特能耗下降近90%,体现出绿色节能理念的有效落地。
这一系列突破不仅体现在技术参数上,也获得了国际认可。中兴通讯5G叶脉系列基站凭借仿生散热设计,荣获德国IF产品设计金奖。这不仅是对其创新能力的肯定,也为全球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范本。
在标准制定方面,中兴通讯同样走在前列。目前,全球已有近7000项5G标准必要专利,其中约30%涉及绿色节能技术。这些成果表明,中兴通讯在推动5G技术演进过程中,积极参与并主导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将自身的技术优势转化为行业规范,为5G网络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面向6G,中兴通讯提前布局,围绕6425-7125MHz频段展开研究,探索更高效的U6G无线传输方案。这一频段被认为是未来6G网络部署的重要资源,具备更高的带宽和传输速率潜力。通过提前投入研发,中兴通讯有望在6G标准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除了在地面通信领域持续发力,中兴通讯还将大规模阵列技术拓展至低空经济场景。其推出的5G-A分布式超大阵列(D3-ELAA)方案,采用动态协同与分布式赋形技术,有效解决了低空通信中的干扰问题、频繁切换及网络抖动等难题。该方案通过无人机飞行轨迹动态构建基站簇,实现多小区协作,提升上下行速率,并通过站间多点协同优化干扰控制,最终达到无人机通信从中心到边缘的稳定体验。
实测数据显示,D3-ELAA方案能够显著减少干扰和切换次数,提升网络性能。它打破了传统蜂窝网络的边界限制,为低空经济提供了高可靠通信基础,为未来万亿级市场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
无论是当前的5G建设,还是未来的6G探索,亦或是新兴的低空经济应用,中兴通讯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推动行业发展。随着大规模阵列技术的持续演进,中兴通讯将在全球通信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