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一次行业治理行动中,抖音生活服务平台公布了一项名为“打击资质造假”的专项治理成果。此次行动聚焦于商家通过伪造或篡改相关证件来获取平台入驻资格的行为,展现出平台对违规行为的坚决态度,并推动了司法层面的介入。
截至今年7月,平台已处理超过6.2万家存在资质造假问题的商家,同时清除了2.1万个虚假门店。此外,平台还与全国9个省份、11个城市警方合作,成功捣毁了8个伪造资质的犯罪团伙,抓获35名涉案人员。
一些典型案例显示,深圳某科技公司和苏州某科技工程公司因伪造营业执照被永久移出平台;石家庄某建筑工程公司和绵阳某家政服务店则因伪造行业经营资质遭到相同处理;广州某补漏有限公司和苏州某科技公司济宁分公司因伪造商标证或品牌授权书被清除;南通某建筑工程公司和合肥某信息咨询公司也因伪造地方监管机构证明材料而被终止入驻资格。
网络平台上,资质造假已成为长期存在的问题,甚至形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批量制造虚假证件,包括营业执照、行业许可证、商标注册证、法人身份证以及授权书等。他们通过母账户开设连锁门店、错误分类后修改、一证多用等方式,降低平台准入门槛,规避审核机制。
为应对这一问题,抖音生活服务不断强化对商家资质的审核流程,在入驻及资质变更阶段实施严格审查,并定期复查主体和行业资质。对于未能按时整改的商家,平台采取限制经营或直接清退的措施。
数据显示,2024年,平台在多个行业中加强了资质核查,共识别出90万家中不符合规范的商家,并处理了96万个违规门店。
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资质造假不仅侵害了被冒用企业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严重破坏了平台的整体生态。未来,平台将继续联合公安机关,持续打击此类违法行为,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商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