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算力已经成为推动城市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力量。过去,人们更多关注计算能力本身,但如今,算力被定义为包括信息计算、网络传输和数据存储在内的新型生产力。这一概念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随着对算力的需求不断增长,1ms城市算网正在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所谓1ms城市算网,指的是通过建立覆盖算力资源、技术应用的城市体系,实现算力的高效协作与低延迟传输。计划中提到,要提升算力的传输效率,要求城区内重要算力设施之间的延迟不超过1ms,国家枢纽节点内的延迟不超过5ms。
浙江省是全国唯一拥有“一中心双直联点”的省份,已经基本完成1ms低时延圈的建设。同时,浙江省的算力监测平台也初步完成了试点运行。
杭州作为数字经济的先行者,在1ms城市算网建设方面走在前列。通过引入400G、OXC、ASON等新技术,构建起立体化的全光网络,将1ms时延覆盖人口扩展到2000万。目前,全省已建成160万个10G-PON端口,千兆光纤覆盖超过1亿户家庭,50G-PON试点覆盖11个地市,跨区域的时延已缩短至3ms。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专家指出,算力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1ms城市算网旨在打造涵盖算力基础设施、技术应用的城市体系,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满足人们对更好生活的需求。这是应对城市发展新问题的重要方式,核心是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城市运作水平。
在杭州的建设中,三大运营商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移动浙江分公司建成了覆盖全省的F5G-A 1ms全光智算专网,实现算力资源统一管理。该网络通过OXC技术,覆盖全省90个区县,确保各节点间直接连接,形成高效的传输通道。同时,OTN技术下沉到业务机房,提升了重点区域的通达率,实现1ms时延接入。
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强调了云网融合的重要性,构建了多层次的算力网络架构,实现城市内1ms、省内3ms、长三角5ms的时延目标。他们还部署了“息壤算网一体化调度平台”,整合省内多种算力资源,实现实时感知和智能调度。
中国联通浙江分公司则通过部署近3000公里的超低损耗光缆,打通与邻省的连接,降低跨域时延。同时,构建了省本100G双平面架构,实现各区县间的高速直达,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在杭州临平数智城,有一个全国首个以“算力”命名的产业项目——算力小镇。这里聚焦集成电路设计、高端软件和智能硬件,致力于打造完整的“数算模用”产业生态。依托低时延、高安全的算力资源,小镇整合了31家算力企业,形成3000P规模的算力池,为AI应用提供一站式服务。
浙江水科文化集团利用毫秒级算网,将视频数据实时回传至云端进行处理,生成高质量短视频。这种技术已在500多个场景中应用,显著提升了文旅产业的智能化水平。
零跑汽车借助1ms全光智算专网,实现了研发中心、工厂和算力中心之间的实时互通。车辆数据可迅速回传至算力中心进行仿真和模型训练,大幅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效率。
尽管我国算力产业快速发展,但在构建低时延、高可靠、强安全的城市算网方面仍面临挑战。专家建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并加强产业合作,形成资源集聚效应。
1ms城市算网正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发展的新动力。它打破算力孤岛,构建智能系统,随着光传输技术和AI资源调配系统的成熟,将催生新的经济形态。中国正通过1ms城市算网,参与全球数字经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