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的正午,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住友馆前排起长队。住友馆负责人表示,这里不仅是展示技术实力的地方,也是传达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平台。住友电工相关人士提到,中国市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区域。
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日企,正在中国展开一段关于技术与市场适应的故事。
展馆内部设计独特,材料来自住友森林,入口处使用了1970年世博会时种植的杉树。负责人介绍,展馆希望引导参观者认识森林的多重价值,现场准备了大量树苗供人种植,这些树苗之后将被纳入住友森林。同时,展馆注重环保,部分屋顶材料将被回收利用,墙壁材料也会用于植树区的标识。
展馆外观灵感来源于别子山,这里是住友事业的起点。1690年,住友在此发现铜矿,随后开始采矿,开启了辉煌的发展历程。随着时代变化,住友逐渐拓展业务,涉足多个领域。1897年,住友伸铜厂成立,成为住友电工的前身。
展馆内设有多个展区,展示住友集团的技术成果。其中,住友电工展示了55项技术。负责人表示,参展不只是展示产品,而是基于对市场的深入理解制定策略。
住友电工在中国的发展已有近半个世纪,目前在华有97家子公司,员工超过4万人。中国市场占其全球销售的13%,成为关键组成部分。
住友电工以铜线制造为基础,拓展至电力、通信电缆等领域。2019年,他们铺设了全球首条超百千米的400kv直流XLPE海底电缆,赢得广泛认可。面对中国市场的竞争和技术挑战,公司不断加快创新步伐,推出新产品。
例如,住友电工研发了适合新能源车的高压铝线束,这种产品更轻、更灵活,有助于汽车轻量化。此外,他们还开发了MDA型涂层钻头,提升加工效率和精度,满足多样化需求。
在伊丹制作所,POREFLON TM膜正在生产。这种高分子材料强度和耐腐蚀性优于同类产品。技术人员指出,在中国市场,不仅要应对价格竞争,还要跟上技术进步的速度。
水处理膜方面,住友电工的PTFE膜具有更长寿命和更大长度,为用户节省空间。这种材料最初来自电线绝缘层,如今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行业。
常州工厂是住友电工供应链本地化的代表。自2011年成立以来,该工厂承担了硬质合金切削工具的生产任务,并整合了在华供应链。
住友电工在中国的布局始于2008年,逐步与本土企业合作,完善供应链体系。广东中山的工厂专注于膜组件生产,产品覆盖多个领域,包括工业用水、制药废水和垃圾渗滤液处理。
2024财年,住友电工销售额突破4.6万亿日元,提前完成中期计划目标。在即将举行的链博会上,公司将展示能源、信息通信和移动领域的技术成果。
住友电工希望通过展会加强与供应链各方的合作,进一步了解市场需求,寻找更多合作伙伴,推动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市场充满活力,竞争激烈但发展稳定,商机不断出现。住友电工选择深耕此地,通过技术升级、供应链优化和服务提升,实现了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
这种转型不仅反映企业战略调整,也体现了对中国市场潜力的认可。住友电工希望借助参展机会,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