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持续扩张,全年出货量达到1.93亿部,较前一年提升了4%。这是自2022年市场调整后,连续第二年实现增长,表明市场正逐步恢复。
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占全球总量的三成,同比增长了两成。尤其在第四季度,出货量激增五成。这归功于政府的支持政策、技术进步以及生态系统的完善。
分析人士Jack Leathem表示,中国市场表现亮眼,但印度和美国市场面临挑战,说明各地市场发展并不均衡。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2024年的出货量下降了22%。主要原因在于本地厂商在基础手表功能和技术革新上的瓶颈,而这类手表占印度市场总出货量的绝大部分。
从细分领域看,基础手表仍是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2023年增长25%后,2024年又增长8%。华为和小米合计占据四成以上的份额,两者都在扩充产品线。现在,基础手表已不再是单纯的入门款手环替代品,而是朝着商务型、高端运动型以及医疗导向型设备转型,例如小米的Watch S系列和华为的Watch D系列。
另一方面,基础手环市场经历多年下滑后开始回升。第三季度时,出货量重回增长轨道,增幅达7%,第四季度更是加速到49%。小米贡献了46%的增长,三星贡献了18%,华为贡献了17%。这表明消费者对简单实用的可穿戴设备仍有需求,尤其是在健康监测和运动追踪方面。同时,智能戒指的兴起也反映出人们对小巧便捷的可穿戴设备兴趣渐浓。
Leathem认为:“未来几年,厂商需在创新与成本效益间找到平衡,扩大全球覆盖范围,利用智能戒指和高级健康追踪等新趋势吸引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