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国家传染病监测前置部署,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预警领先一步

图灵汇官网

全球化时代下的公共卫生安全挑战与智慧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显著增长,对我国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这一趋势,2024年4月,国家启动了面向全国各级疾控单位与医疗卫生机构的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旨在构建一个全国一体化的传染病监测体系,为各级疾控机构提供基础保障,确保快速响应与有效控制疫情。

医疗机构的角色与数据对接

医疗机构作为传染病监测预警的关键节点,承担着数据收集与上报的重要职责。为此,国家疾控局组织研发了前置软件,旨在实现医疗机构诊疗数据的智能化采集与全国一体化自动上报。医疗机构需通过部署传染病前置软件,与国家疾控局实现数据对接,确保实时监测与快速响应。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信创实践与部署经验

作为首批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试点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凭借对信创环境的深入理解与高效部署,成功地实现了疾控前置软硬件的一体化部署。基于信创服务器与商密安全网关,医院不仅实现了与国家疾控局的数据实时成功上报,还总结了多项关键部署经验。

医院简介与技术革新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自1952年建院以来,历经近七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急救、健康检查、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现有床位4100张,员工总数达3500人,并荣获安徽省第十三批和第十四批“115”产业创新团队称号。

面向未来的信创部署

为满足国家疾控局关于信创配置的要求,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了信创服务器的部署,并通过虚拟化技术,为未来更多信创前置业务的部署(如食品源、慢病管理等)提供了灵活的承载平台。此举不仅提升了业务的可扩展性,同时也解决了物理机管理的割裂问题。

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

在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方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了商密安全网关,确保了医院网络的安全性,包括病毒防护、入侵防御、僵尸主机检测等功能。同时,通过IPSEC VPN接入疾控专网,保障了与省级与国家级疾控机构的网络联通,实现了身份认证的安全机制。

数据实时上报与软件全面对接

医院前置软件的部署涉及复杂的联调联测工作,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协调软件供应商完成了软件的部署与联调,确保数据实时上报至国家平台。此外,医院还根据前置软件接口文档,与供应商合作,完成了HIS、EMR(门诊、住院)、LIS、RIS等系统的软件接口开发与改造,实现了软件全面对接。

软硬件一体化部署与高效响应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软硬件一体化交付方式,仅用3小时即完成了国家传染病监测前置硬件与基础软件环境的部署,成为安徽省首个实现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上线的医疗机构。这种部署方式不仅显著提升了部署效率,也为后续的软硬件管理提供了便利。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经验分享

作为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的试点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不仅分享了其成功的部署经验,还在5月30日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部署经验分享”的线上研讨会,吸引了超过200家医疗单位的积极参与。此次会议取得了热烈反响与圆满成果,促进了行业内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通过上述举措与经验分享,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不仅展示了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创新实践,也为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了宝贵参考,共同提升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与防控的能力。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杨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