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概览
历时五个月的激烈角逐,首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于11月30日圆满结束。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11,653名选手汇聚一堂,其中包括530支团队,其成果超越传统方法,展现了科学智能领域的卓越成就。最终,30支决赛团队在复旦大学的舞台上展开精彩对决,通过现场答辩,决出了最后的赢家。
大赛背景与目的
大赛由复旦大学、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携手阿里云、中国电信、中国信通院云大所等单位联合举办,得到了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的指导。其初衷在于推动科学智能技术创新,挖掘顶尖创新团队,构建科学智能生态系统,激发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动力,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高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获奖名单与荣誉
获奖名单涵盖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精英,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等,以及之江实验室、鹏城实验室等知名科研机构的青年才俊,更有深势科技等科学智能领域的新兴力量。在颁奖典礼上,金力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等重量级嘉宾为获奖团队颁发了荣誉证书。
特别亮点:“实名冲浪”队伍的荣耀
“实名冲浪”队伍由复旦大学本科生周潓剑领军,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策略,在“量子化学分子属性预测”赛题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三等奖,并被授予“星辰学者”称号,表彰其创新价值。周潓剑表示,这次经历不仅拓宽了他在深度学习和量子化学领域的视野,也为他的未来科研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ontMind队伍的智慧探索
在“华东区域AI中期天气预报大赛”中,DontMind队伍由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博士李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梁钊明和湖南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游枭雄组成,他们凭借创新的三维时空注意力自适应傅立叶Unet模型和并行时间编码技术,赢得了大气科学赛道的三等奖。
VIPA队伍的持续精进
材料科学赛道的冠军VIPA队伍由浙江大学计算材料科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罗伟、白云、杨欣雨组成,他们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预测合成”赛题中,提出了一套基于元素特性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深度学习和数据挖掘,显著提高了比赛成绩。
共创科学智能生态
本次大赛不仅是对科学智能领域的深度探索,也是对AI for Science热情的点燃。它为有志于此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基础学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未来,随着更多人才的加入,科学智能领域将焕发新的活力,引领科技前沿。
展望未来
首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作为探索的开端,不仅展示了科学智能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的合作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在未来,科学智能领域能够涌现出更多具有突破性的成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