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公布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图灵汇官网

创新法规:构建健康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近日,中国政府颁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这标志着我国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作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综合性立法,该条例旨在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条例概览

  • 首次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共分为七章,共计60条条款,全面覆盖了网络素养教育、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保护以及沉迷网络防治等多个关键领域。
  • 实施时间:该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旨在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空间。

重点内容与措施

  • 网络素养教育:条例强调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体系,要求改善未成年人上网条件,提供优质的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同时,明确了学校、监护人在网络素养教育中的责任,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的上网管理制度。
  • 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智能终端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了大型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义务,包括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对其群体产生显著影响的情况下的特殊保护措施。
  • 信息内容管理:鼓励和支持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同时对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发现危害或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处置措施及报告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
  • 防网络欺凌:条例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网络欺凌行为,并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置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 沉迷网络防治:条例要求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同时指导监护人加强对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指导。此外,网络服务提供者需合理限制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网络消费,防范不良价值倾向。
  • 个人信息保护与管理:条例明确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查阅、复制、更正、补充、删除权利,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以及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的真实身份信息动态核验机制。同时,强化了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管理和保护。

立法解读与协同

条例的制定体现了问题导向、社会共治和立法协同的原则。它聚焦于当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各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职责,通过协同立法处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将实践中成熟有效的做法转化为制度规定。

结语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出台是我国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健康、适宜的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随着条例的实施,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具体的政策落地,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周佳瑾
    下一篇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2月5日消息,近日,东方甄选宣布将于12月10日在东方甄选APP首次上线文旅类产品。目前,超过100家企业已敲定合作意向,即将入驻,并在东方甄选App上架旅游套餐、景点门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