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消费领域,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正在崛起,它依托于数字化新技术、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与社交媒体的新营销手段,以年轻群体为核心,正引领着未来的消费趋势。这一模式被称为“新消费”,它不仅在短时间内激发了市场的活力,也推动了众多新兴品牌的诞生。
然而,正如“微博塑造舆论,微信维护私域,抖音引领潮流,美团决定口碑,小红书种草盛行,梯媒洗脑消费者”这一新消费企业的标准公式所示,市场上的竞争愈发激烈,新消费品牌的兴衰更迭也成为了常态。2021年5月,新消费领域的融资活动异常活跃,完成了多达76轮融资,总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不乏估值高达每家门店1亿多元的案例。
然而,好景不长。自2021年下半年起,大部分新消费企业逐渐陷入了困境,业绩下滑,风光不再。以逸仙电商为例,该公司的市值从2020年上市时的160亿美元,骤降至如今的约5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销售和营销费用比重过高,研发投资不足。即便在调整策略后,销售与营销费用仍占总净收入的60.0%,远高于研发费用的3.2%。
新消费领域的另一代表——花西子,近期则卷入了“李佳琦与79元眉笔事件”的舆论漩涡。尽管花西子回应佣金比例属行业平均水平,但行业普遍的高流量成本、高昂的维护费用使得企业难以忽视。一旦停止投入,便面临着被市场遗忘的风险。
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老消费品牌也在寻求二次创业,以期焕发新生。白象中国面便是其中之一,它在过去两年实现了收入翻番,成为了方便面行业的增长引擎。白象的成功,离不开其对品质的坚守、对产品力的深耕以及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
白象成立于1997年,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起步,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现已成长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崛起的关键在于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与对创新的不懈探索。
品质至上:白象坚持“实实在在”的品牌理念,严选真材实料,严苛质量管理,致力于还原中国各地的经典地道口味,与名厨合作研发秘方,将传统烹饪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确保每一款产品的品质卓越。
技术创新:白象不断投入研发,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竞争力。例如,其大骨面技术升级,以及推出高汤面系列,均体现了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同时,白象还致力于挖掘和传承中国饮食文化,通过创新产品如“万年荞”挂面,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品牌建设:白象通过积极的社会责任行动,如赞助体育赛事,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其在3·15晚会风波中,坦诚回应,展现出诚信经营的态度,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
白象的成功故事,揭示了穿越市场周期的关键要素:品质为本、创新驱动与社会责任。在当前消费市场环境下,老消费品牌的复兴与新消费品牌的回归,都需要企业坚守初心,持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长久的生命力与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