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位导航领域,北京邮电大学的邓中亮教授以其深厚的专业底蕴和远见卓识引领着学术前沿。作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灾备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以及多项国家级项目的负责人,邓教授不仅在学术界声名显赫,更以卓越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贡献,展示了他在定位导航领域的杰出影响力。
日常生活中,手机导航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因其商业化应用的广泛性,已然成为航空、航海、通信、电力、交通、测绘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支撑。自2020年全球服务启动以来,北斗导航系统不仅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更为国家发展和民众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然而,卫星导航技术并非无懈可击。在室内环境下,如办公室或商场等遮蔽空间,卫星信号往往受到阻碍或干扰,导致定位精度大幅下降。面对这一挑战,邓中亮教授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天地一体定位架构。通过融合北斗卫星导航与移动通信网络等多源技术,邓教授及其团队成功克服了异构系统融合定位的难题,显著提升了定位精度,为解决室内定位难题提供了可行路径。
5G网络与北斗系统,分别代表了“地上的网”与“天上的网”,它们在邓教授的带领下实现了深度集成,为高精度、高时效的地理大数据提供了坚实基础。5G网络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规模连接能力,与北斗系统的精确测速、授时及可靠性相结合,共同构建了全空间无缝高精度定位导航能力,极大地拓展了定位服务的边界。
邓教授团队研发的“羲和”系统,不仅实现了亚米级至城市室内优于3米的定位导航能力,更率先解决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标志着室内位置服务研究的重大突破。通过自主研发的数百项专利技术和关键创新,不仅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展望未来,邓中亮教授及其团队致力于持续保持技术领先,构建开放合作的生态系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通过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科技文化,他们期待与各方携手,共同推进定位导航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服务于全球、造福人类。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精准的感知与数据自由流动成为关键。邓教授的研究不仅引领了定位导航技术的革新,更促进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智能交互,为构建更加智慧、高效的未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