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观察)

图灵汇官网

张北风光,点亮北京绿电之光

去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实现了100%绿电供应,这背后是河北张北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以及精细气象服务的支撑。张北地区每年能向北京输送约140亿千瓦时的风光绿电,占北京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彰显了“绿色办奥”的成色。

推动能源转型,助力“双碳”目标

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了这一方向。世界气象日之际,记者深入张北地区,探秘气象如何赋能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精密气象监测:追风逐光

张北地区,大风车林立,蔚为壮观。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张北,地处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大风资源丰富,风力强劲。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张家口所在的河北北部,是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气象工作者全天候追踪风、光动态,每15分钟报送一次气象数据,确保电力生产调度的精准预测。

预测系统优化:准确率达85%

为了准确预测风、光条件下的发电量,气象工作人员在光伏电站、气象站建立了58套辐射监测站,结合周边大量气象设备的监测数据,研发出光伏功率预测系统。目前,该系统的预测准确率稳定在85%左右,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气象部门与电力企业紧密合作,持续优化预测系统,以提升电力气象预报的精准度。

精细气象服务:保障绿电稳定输送

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张北的每个风光发电场都配备了防雷设备,同时应对大风、低温、沙尘暴、强降雪等极端天气。气象部门提供直通式服务,提前预报预警,帮助发电场做好防备,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实时发布电力气象专报,提供山火风险预报等分灾种专报,气象服务更加精细,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对电网的影响。

气象服务融入各行各业

气象事业在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通过提供全流程、全环节、全周期的递进滚动式气象服务,气象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了能源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随着气象服务的不断优化,新能源电力的占比将不断提升,张北的风将继续点亮万家灯火,书写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篇章。

高质量气象服务引领未来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气象事业正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通过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供精准气象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将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结语

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提醒我们,天气气候及其气象事业关系到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关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气象事业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优质、更高水平的服务,助力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P2P新闻
    下一篇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记者日前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获悉,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各区域主体结构及外檐幕墙、室内外管网和主广场景观施工均已完工,预计研发实验区、创新孵化区重点实验室于今年3月、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