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企业的减碳动力正从外压转向内生

图灵汇官网

为了深入探讨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施耐德电气近期发布了《绿色之路: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报告。这份报告旨在为企业提供清晰的可持续发展蓝图,分享有效的减排策略与实施方案。

在各行各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企业正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报告揭示了三个关键趋势:

  1. 提升减碳意识: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碳中和的重要性,相较于以往的调研数据,制定明确碳中和时间表的企业比例显著增长了15%。
  2. 内生动力驱动:企业内部的动力正从外部压力转向内在驱使,包括社会责任、成本节约、下游客户需求、品牌价值以及出口考量,均被视作推动减碳的内生力量。
  3. 绿色竞争力增强:近七成受访企业认为,绿色低碳的产品或服务能为其带来竞争优势或价格溢价。

然而,企业在减碳实践中仍面临挑战,包括:

  • 方向不明:部分企业急于追求快速成果,以抵消策略替代自我减排,缺乏可持续性。
  • 路径不清:多数企业尚未建立清晰的碳中和实施路径,仅有19%的受访企业明确了详细的减碳规划。
  • 执行困难:技术瓶颈阻碍了减排措施的有效落地,超过60%的受访企业表达了对提升工艺减排和新能源技术应用的需求。
  • 回报不确定:企业对于减碳投资的回报率预测存在不确定性,约43%的受访企业担忧投资可能低于预期收益。

针对这些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毅锴强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趋势,企业应将“双碳”目标融入发展战略,形成绿色低碳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报告提出了四步行动框架,帮助企业应对减碳挑战:

  1. 战略规划:将可持续发展目标整合进企业主战略,探索碳中和新业务领域。
  2. 组织革新:构建与绿色低碳战略相协调的组织架构,确保可持续战略的落地实施。
  3. 技术创新:重点关注工艺减排与清洁能源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减排效率。
  4. 生态赋能:促进供应链伙伴的绿色转型,强化企业内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传播。

在构建全生命周期减碳能力方面,企业应着重于:

  • 绿色设计:从源头减少环境影响,提高产品可持续性,预计到2025年,施耐德电气产品中绿色材料的比例将达到50%。
  • 绿色采购:评估并提升供应商的碳排放水平,通过技术培训和解决方案支持供应商减碳。
  • 绿色生产:运用数字化、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打造“零碳工厂”、“绿色工厂”与“碳中和”工厂。
  • 绿色交付:优化包装与运输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实现碳排放减少15%的目标。
  • 绿色运维:通过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循环经济,减少碳排放和环境影响。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认为,数字化是实现全生命周期减碳的关键工具。施耐德电气通过打造涵盖绿色设计、采购、生产、交付和运维的端到端绿色供应链,引领企业迈向高效与可持续的双转型。通过赋能更多合作伙伴,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经纬
    下一篇

在《三体》中,“纳米飞刃”削切硬物于无形体现了碳纳米管一个重要特性——轻质高强。之所以这么细的碳纳米管能有如此高的强度,主要是碳纳米管由碳碳键组成的六元环结构完美连接,要想破坏掉碳纳米管,就必须让碳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