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华为董事会成员兼科学家顾问委员会主席徐文伟受邀在线参与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论坛,并发表了以“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携手解决重大挑战,推动人才成长”为议题的演讲。演讲中,徐文伟围绕创新思维、协同科研、人才培养、科技竞技等角度分享了华为与学府的合作策略与实践经验。
徐文伟指出,华为致力于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创建一个开放式的创新平台,通过“愿景设想与应用研究”双轨驱动模式,共同设定重大课题,促进产业界与学术界的联合创新,解决产业难题,产出世界级成果。他提到,2021年华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资总额达到27亿元人民币,计划在未来继续增加投入,深化合作。
在论坛上,徐文伟深入阐述了华为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理念:首先,建立开放创新的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体系,高校的智慧引领产业发展,聚焦长远目标,深耕基础科研,探索从零到一的创新,企业则利用其商业和技术优势解决特定场景下的工程化和商业化问题。其次,通过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战略对接,共同设定产业愿景与挑战,共同定义“大问题”,实现战略协同;同时,借助“愿景设想加应用研究”的双轨驱动,共同推动科研与人才同步发展,围绕基础理论、前沿技术、跨学科领域展开合作研究。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与超过300所高校和900多家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21年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资约为27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高校占约16亿元人民币。通过产业界参与学科规划、校企联合培养、科技竞赛等多种方式,华为全方位、多层次地发现并培养高级人才。
作为业界代表,徐文伟提出了五点合作建议:一是持续推动基础理论与技术突破,支撑行业持续创新;二是共同设定并解决行业关键挑战;三是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增强与产业的接轨,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四是通过联合实验室、科技竞赛、学术交流平台等,打造创新环境,识别与培养人才;五是加强产业界与学术界的人员流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转化。
华为还积极参与全球顶级赛事,提出具有前瞻性的难题与挑战,以此拓宽参赛者的视野,发现并培养顶尖人才。此外,华为与中国教育部紧密合作,通过“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课程共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产业难题发布、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等活动,深化双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