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领域在过去的三十年间经历了一场显著的技术革新,显示器的尺寸与智能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示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其中,激光电视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行业内的瞩目焦点。全球知名媒体《经济学人》近期发布了一份题为《激光显示技术重塑生活》的报告,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审视与前瞻预测,特别赞誉了海信在技术创新、标准设定以及产业链扩展方面的卓越贡献。
海信作为全球最早投入激光电视技术研发的企业之一,自2007年起便致力于将智能电视的交互性与RGB三色激光显示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激光显示行业的标准化进程,并主导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这一系列举措对于激光电视产业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激光显示行业专家对此给予了高度认可。《ProjectionCentral》杂志的主编罗布·萨宾(Rob Sabin)指出,海信创造性地结合了超短焦与激光光源技术,这一成就不仅开创了激光电视领域的新篇章,更值得推崇。
《经济学人》的报告进一步指出,激光电视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大屏幕显示的传统模式。在此之前,要想在屏幕上呈现100英寸以上的图像,只能依赖前置投影仪,而这种设备的安装成本高昂且破坏性强。相比之下,平板电视虽轻便易用,但随着屏幕尺寸的增加,其重量也随之上升,给搬运和悬挂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自激光电视项目启动以来,海信始终致力于推动激光显示技术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在国内,海信在构建国家激光电视标准框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2014年,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显示技术委员会(IEC TC110)正式成立了激光显示工作组,海信刘卫东博士担任召集人,成为TC110首位中国籍召集人。英国的尤恩·史密斯博士对此表示,作为召集人的挑战在于协调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观点的专家与公司,以达成共识。
《经济学人》报告还强调了海信在推动激光显示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的贡献。在4K技术兴起的背景下,海信的推动使得4K激光显示技术得以迅速成熟,带动了整个激光显示行业的前进。通过积极开发4K芯片和4K激光电视,海信加速了4K激光显示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展望未来,激光显示技术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实现三维空间成像的理想载体,全息显示的最佳解决方案。激光电视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电影院、室内外大型建筑投影以及车载抬头显示等,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体验。海信激光显示公司的刘显荣博士举例称,在一次元宇宙展览中,利用激光显示技术仅需两天即可完成传统方法需两周的工作,有效为客户节省了成本。
得益于“大屏”、“护眼”、“沉浸感”等显著优势,海信激光电视近年来在海外市场获得了热烈反响,成为引领电视市场大屏换代趋势的重要力量。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期间,海信激光电视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量已超越去年全年水平。根据Omdia发布的全球市场数据,2022年上半年,海信激光电视在全球的出货量份额达到了49.5%,占据了全球激光电视市场近一半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