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搭建移动光量子网络

图灵汇官网

物联网产业的崛起与挑战

在四月末举行的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商会成立大会上,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指出,物联网产业预计将在2025年占据全球约11%的经济份额,这一预测预示着物联网产业将成为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新一波产业浪潮。对于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

标准引领融合,技术驱动发展

作为物联网产业的先锋地区,江苏凭借其在核心技术与产业基础方面的领先地位,推动了物联网的快速成长。无锡在国际和国家标准制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主导了12项国际标准和50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该市不仅承担了超过2000个省级以上的物联网研发项目,还在计算机虚拟化、多源异构数据处理等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树立了物联网标准化领域的标杆。无锡还成为了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彰显了其在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实力。

近年来,物联网金融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由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牵头,中国与包括日本、德国、俄罗斯在内的五个国家合作制定了全球首个物联网金融科技领域的国际标准。这标志着中国在物联网金融科技领域拥有了国际认可的自主核心技术与解决方案,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商业化服务与技术创新

物联网金融科技全面进入商业服务阶段,为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解决了实体制造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促进了高质量供应链与产业链的构建,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活力。刘海涛表示,物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还推动了金融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

核心技术与产业链生态的挑战

尽管江苏在物联网产业方面表现出色,但行业依然面临核心设备依赖进口、自主技术缺失、规模化推广难度大等问题。特别是在传感器、射频识别装置、芯片等产业链上游领域,开发力度不够,掌握低功耗微型化传感器核心技术的企业数量有限。智能传感器作为智能感知时代的基础,其自主可控性对于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至关重要。

安全与发展的双轨并行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具有强大的渗透性、带动性和综合效益。其在促进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设备漏洞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传输层核心技术的研发不足,对物联网信息安全构成了挑战。因此,保障物联网中信息数据和个人隐私的安全,已成为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面对挑战,刘海涛强调了从顶层入手,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保护的重要性。这包括加强感知、传输和应用层面的保护措施,以及提升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效应,共同构建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物联网生态系统。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张勇
    下一篇

科技决定未来,教育关乎发展,科技的赋能让教育有了更多可能性。疫情之下,在线教育用科技打通现实阻隔,而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科技正深刻影响着教育的面貌。 近日,在由腾讯教育主办的第二届MEET教育科技创新